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摔車了怎么辦?親身示范運用PRICE處理原則
古語有云:人有失手,馬有失蹄。小編懷著一股沖勁來上班,結果卻栽倒在路上......
問題來了:我用的是什么品牌的外胎?
由于當時剛起步,速度很慢,還不至于出現(xiàn)骨折的悲劇,站起來之后稍微檢查了一下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創(chuàng)口,就啟程了繼續(xù)走上班的路。
回到我大美騎總部吃了個早餐,發(fā)現(xiàn)右腳脛骨內(nèi)側(cè)越來越痛,我回想起悲劇的那一幕:左腳往后蹬獲得一個向前的力,然后左腳踩上腳踏,劃了半個圓之后到達6點鐘位置,這個時候身體重心穩(wěn)定下來,但是需要繞過腦殘設計的BRT站路口,右腳一腳加速后輪順勢打滑,向左邊傾倒,這時右腳脛骨向車架上管擠壓導致軟組織挫傷。真是悲了個!想到本周日我要參加一個很重要的比賽,那么運用PRICE處理原則,快速恢復刻不容緩!
知識普及:什么是PRICE處理原則?
PRICE處理原則是公認的急性運動傷害標準處理法,通常需要在傷害發(fā)生后立即施用。無論是在網(wǎng)球賽場上或是在日常鍛煉時發(fā)生的傷害,治療急性運動傷害的黃金時間是傷害發(fā)生后的第一個48小時。當發(fā)生軟組織傷害時,如扭傷、肌肉拉傷、撕裂、血管破裂等,傷口會迅速腫脹。因此傷害發(fā)生后的第一個48小時內(nèi)應采取措施控制過度出血、降低損傷并加速愈合。
在運動時發(fā)生肌肉拉傷、關節(jié)扭傷或者關節(jié)脫臼、骨折等傷害時,需要在傷害發(fā)生后進行緊急處理、防止二次傷害并能有效縮短傷口愈合時間。通常,運動傷害的緊急處理應遵循PRICE原則,即: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按照PRICE的順序正確處理傷口可以幫助減少傷害、止痛和消腫。
保護(Protection):運動傷害發(fā)生時,首先應立即停止活動、保護受傷的部位,避免受傷部位二次受傷或負重。同時向周圍人群求助,幫助將您轉(zhuǎn)移到運動場地外的安全地帶。
休息(Rest):在受傷后進行充分的休息能夠保護肌肉、跟腱和其他組織,防止傷勢惡化。此外,休息是運動傷害復原所必需的也是首要的步驟,休息不僅指受傷后立即停止活動,同時也指在恢復期內(nèi)拒絕從事激烈的活動。如果是運動員則更應停止訓練,因為任何微小的運動傷害如果不進行休息和治療都可能導致大范圍惡化。
冰敷(Ice):冰敷時常用冰袋、碎冰,甚至可用毛巾包裹一袋冷凍牛奶來為傷處“制冷”。冰敷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起到止痛作用、并使血管收縮、減緩受傷部位血液流通而達到消腫作用。冰敷時切勿將冰塊直接放置在皮膚表面(冰按摩等非靜止冰敷除外),單次冰敷時常不得超過20分鐘,冰敷時間過長可能損傷皮膚或?qū)е聝鰝。最佳冰敷方法是每?5分鐘后將冰袋拿開,讓皮膚充分回暖后再進行下次冰敷。
冰敷治療效果:
1. 通過使血管收縮達到止血效果;
2. 止痛;
3. 緩解肌肉痙攣;
4. 降低細胞代謝速率,進而降低細胞壞死風險。
壓迫(Compression):壓迫通常在受傷后進行,持續(xù)24至48小時候。壓迫可以幫助減小腫脹,并通過對四肢施壓增大組織壓力進而減少內(nèi)出血。同時壓迫還可以減緩傷口發(fā)炎并減少組織液滲出。
受傷后可以通過多種壓迫方法來減小腫脹,在壓迫的過程中傷者會有疼痛感。最簡單的壓迫方法是使用彈性繃帶做包扎壓迫,如果繃帶纏繞過緊或有跳動感則應解開彈繃重新包扎。最有效的壓迫方法是纏繞壓縮繃帶。壓縮繃帶是卷桶狀的彈性繃帶,可以有效貼合受傷關節(jié)。它的好處是容易操作,并且繃帶的彈性可以有效壓迫受傷區(qū)域、達到止血目的。
壓迫可與冰敷同時進行(冰敷壓迫),將冰袋用繃帶包裹在傷處或手動操作。
抬高(Elevation):可借助重力作用將受傷部位抬高,幫助積聚在受傷部位的組織液回流、繼而減小腫脹和疼痛。最有效的抬高方式是使受傷部位高于心臟,上肢傷害可以借助墊子或吊腕帶實現(xiàn)抬高,對于下肢傷害而言應盡量使受傷區(qū)域高于臀部。應在受傷后的第一個48小時內(nèi)將受傷部位抬高,持續(xù)時間應越長越佳。
受傷后一到兩天內(nèi)利用PRICE原則進行處理,扭傷和拉傷等傷害即可緩慢恢復和痊愈。如果48小時候疼痛或腫脹依舊存在,則須根據(jù)傷情嚴重程度請醫(yī)生預約詳細的檢查或求助急診科醫(yī)生。
下面我根據(jù)PRICE處理原則,來實際操作一遍。
觀察傷勢,主要是脛骨周邊軟組織挫傷,找到主要受傷位置(上圖是經(jīng)過一輪處理之后拍下的)
由于并不是事發(fā)第一現(xiàn)場,所以保護(Protection)略過。
由于上班的主要任務就是坐在電腦前絞盡腦汁為廣大美騎車友制作精美內(nèi)容,也是相當于休息(Rest),少喝點水少上兩次廁所就是了。
第三項冰敷(Ice),剛好冰箱里放了冰袋。
我找到一條許久未用的魔術頭巾,將它鋪在將要冰敷的位置上。這樣能夠防止冰袋直接與皮膚接觸造成凍傷。
在考慮良久之后,我使用了技師之友——3M電工膠布來固定冰袋,這樣我才能空出手來繼續(xù)搬磚。
經(jīng)過簡單的處理之后,軟組織的腫脹已經(jīng)消了不少
接下來采用壓迫(Compression)處理。一般人沒條件進行專業(yè)的壓迫保護,可以使用紗布包扎,而我,則使用壓縮腿套來進行壓迫處理(不是因什么,因為懶)。
最后一項抬高(Elevation),利用身邊的物品輕松就能做到,例如兩個紙箱。
最后,謹以此文向我的RED手變頭致以最真摯的歉意。
責任編輯:J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