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新LEV升降坐桿
一直廣受山地車愛好者們關注的KS LEV升降坐桿,2014款全新出世,這款讓眾多山地車愛好者們垂涎欲滴的產品,以精致獨特的外觀,和出色的升降性能,讓它享有Eurobike金獎,和Mountain Bike Action(MBA美國最大的山地車雜志)給予滿分的五星評價等,各項榮譽。
2014 LEV升降坐桿的內管也為全黑色設計
與往年的LEV相比,2014全新LEV不僅在做工方面更加精細,同時,和目前很流行的全黑內管山地前叉一樣,2014 LEV升降坐桿的內管也為全黑色設計,再搭配亞光黑外管,不僅顯得2014 LEV更加的高檔,同時,也給人一種較強的科技感。
近年來,隨著國內All Mountain風潮涌起,針對于其地形,LEV被更多地使用在All Mountain車型上,KS(kind shock)公司為了讓這款產品也能夠使用在Cyclo-Cross、Cross Country、Trail Bike這類輕度越野型車型,所以在延續(xù)LEV出色性能的基礎上,進行輕量化改進,從而打造出更輕量的2014全新LEV,從原先的560g減輕到515g,明顯降低的重量,也使這款產品被不同的山地車友們所接受。
LEV在重量上錙銖必較,部分配件還采用了碳纖軌道卡座、鈦合金螺絲
2014 LEV有多個規(guī)格可選用,本次測試為100mm內管行程,30.9mm管徑
2014 LEV分別有31.6mm,30.9mm以及27.2mm的不同管徑可選,無論你是什么車型,只要你是目前山地車主流的坐管規(guī)格都可以配用。這次我測試的這款LEV規(guī)格為30.9mm直徑、100mm內管行程、312.5px的外管高度,這個規(guī)格的LEV是較適用于我的Nomad,那么我就來說說2014 LEV在Nomad這款All Mountain車型上面地使用情況吧。
2014 LEV所有安裝環(huán)節(jié)都很容易,Nomad車架上管也有專為升降坐桿而設的走線路徑
首先在安裝方面,2014 LEV的所有安裝環(huán)節(jié)都很容易,由于我個人騎行喜好主要偏向于下山,所以,習慣于將坐桿安裝至最低位。同時,順著Nomad車架上專為升降坐桿而設的走線路徑,輕松裝配完畢,這一點很讓人省事。另外,我們再來看看2014 LEV的線控機構,LEV的線控器分別有上置撥桿,同時可鎖把套版,和搭配目前流行的11速傳動系統(tǒng)版,所以在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由于LEV升降坐桿是沒有標配線控器的,所以消費者在購買LEV時,可以根據你的車型需要,或喜好來另外選購線控器。
LEV的上置撥桿,同時也可以鎖緊把套的一端
我目前測試的這款 LEV的線控器是安裝在我的左手車把的下端位置,以此看來,這款是搭配目前流行的11速傳動系統(tǒng)的版本,所以它占用了前變速指撥的位置,由于車把左端只有LEV指撥,所以安裝在車把上整體顯得干凈利落。
LEV指撥在車把上的安裝干凈利落,同時,撥桿采用了人體工程學設計
2014 LEV線控鎖夾的角度設計的也不錯,方便調試
2014 LEV的線控撥桿采用了人體工程學設計,拇指操作起來非常舒適、順手,相比扳機式的控制桿,LEV的線控撥桿使用起來也更加快捷。另外,2014 LEV線控鎖夾的角度設計的也不錯,稍作調試,就可以調整到拇指最順手的摁壓位置,同時,手感也極佳。
特別要介紹一下的是,2014 LEV線控采用一種名為Power Cordz特殊線芯是,這種線芯不僅永不銹蝕,而且,它的重量相比金屬線芯足足可以輕到75%,可以看出KS(kind shock)公司在全新LEV的重量上絕對是錙銖必較,花了很多心思。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種線芯材料,Power Cordz線芯采用了一種被稱為Zylon HM、PBO的合成纖維,其強度高于同類金屬產品,同時,也是凱芙拉強度的兩倍。在20世紀80年代,Zylon HM、PBO被美國用于航天航空工業(yè)中,并被譽為超級纖維,它的強度不僅超過了鋼纖維,而且可凌駕于碳纖維之上。此外,PBO纖維擁有出色的耐沖擊性、耐摩擦性,并且質輕、柔軟,是制造線材的理想材料。Power Cordz采用柔滑尼龍保護外套包裹大約10000根PBO纖維,并采用高科技專利技術,和優(yōu)質陽極氧化處理的,極限可承受超過600磅力,等同于鋼材料,而重量只是其25%。
2014 LEV線控采用一種名為Power Cordz特殊線芯
Power Cordz這種特殊纖維線芯表面順滑,并且韌性強,也為其線控撥桿提供了非常柔和順暢的線控手感,當大拇指稍作發(fā)力,坐桿的升降就完全任由你掌控。同時,特殊的Power Cordz線芯更換率低,比金屬線芯更加耐用。
Power Cordz特殊線芯,為線控撥桿提供了柔和順暢的線控手感
說到坐桿的升降性能方面,LEV是一款以油壓鎖死,和空氣回彈的升降坐桿,和氣壓前叉的原理相似,以空氣作為回彈介質,同時,結合KS單軌滾珠培林專利技術,使得LEV 有順滑出色的表現(xiàn),以及穩(wěn)定、可靠的性能。另外,LEV中規(guī)中矩的圓柱直型管,無后飄角度設計,支持所有常規(guī)鞍座雙軌。
騎著Nomad在山路中屁顛屁顛的行駛,當遇到激烈下坡路段,此時,我摁下LEV的線控撥桿,一個明顯的順滑,和稍稍帶有點兒滯阻力的下沉感,讓我立刻就喜歡上了這款升降坐桿,同時,在下坡路段結束時,再次摁下線控撥桿,適中的回升力度、速度也給人一種很自然的感覺,同樣,明顯的順滑中帶有一點兒滯阻力的回升,讓你不必擔心LEV的回彈會擊打到襠部。另外,當你摁下LEV的線控撥桿,并在升降過程中的任何位置松開撥桿,坐桿就會穩(wěn)穩(wěn)的停在當時的位置,當然,你可以將坐桿調整于你覺得舒適的任何位置。
你可以將LEV升降坐桿調整于你覺得舒適的任何位置
2014全新LEV沒有在升降觸底,和觸頂?shù)膯栴}上作改進,使用過程中有比較明顯的觸底和觸頂感覺,讓人覺得有點不太舒服,這可能只是我個人對此還不習慣。KS的官方曾在觸底、觸頂?shù)膯栴}上表示,這是出于產品的人性化考慮,因為在騎乘中通過按鈕降低車座高度的時候,如果沒有觸底反饋,騎乘者會擔心車座未落到最低點,而不敢放松臀部安心坐下。
這段時間對2014 LEV的使用,讓我不舍得從Nomad上拆下這款產品,無論是從外觀,還是性能上,2014 LEV都絕對討人歡喜,手感極佳的線控撥桿,結合順滑適中的升降,讓我覺得這款產品已經和我的Nomad完美的融為一體,讓人覺得LEV原本就是車上的一部分。同時,使用近兩個月,2014 LEV沒有出現(xiàn)升降坐桿普遍的通病,虛位晃動的問題,LEV一直很穩(wěn)定地陪伴我穿梭于激烈的All Mountain地形,若是你需要選配升降坐桿,就入手LEV吧,我相信你對他一定只有喜歡。
需了解更多產品信息,請登錄:http://www.kindshock.com.cn/。
責任編輯: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