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兒童運動玩具市場興起,滑步平衡車會是生力軍嗎?
過去的一個月,然然在媽媽的伴隨下,在杭州、北京、上海連續(xù)地參加三個不同主辦者舉辦的兒童平衡車比賽。其中一站,小姑娘還獲得了五歲組的冠軍。在媽媽拍的領獎照片里,拿著冠軍獎杯的她專注、淡定,看上去儼然就像一個職業(yè)選手。國內現(xiàn)在有很多如然然這樣的孩子,將平衡車作為日常重要的玩耍運動工具。
進入2018年,以2-5歲低齡兒童為主要消費對象的無腳踏的兒童滑步車市場,繼續(xù)延續(xù)著過去兩年的熱度,并呈現(xiàn)出進一步爆發(fā)態(tài)勢。很多象然然那樣的小朋友喜歡上這個“沒有腳踏的小自行車”。那么,這款常被稱之為“兒童平衡車”的產品有可能成為低齡兒童運動消費升級的一項明星產品嗎?與之相關的服務到底存在多大的市場潛力呢?目前這個市場又存在著什么樣的問題呢?
2年時間引發(fā)兒童滑步平衡車熱潮
其實兒童運動產品和服務市場已經成為一個眾多巨頭關注的領域。作為消費者感受最深的是在各大型商業(yè)體里占據相當體量的提供兒童玩樂服務商家。這些運動、玩耍產品和服務目前呈低齡化的趨勢。兒童滑步平衡車就是其中一個增長極為快速的產品。
兩年前的中國,兒童滑步平衡車在家長心中的認知度還非常低,市場規(guī)模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從去年開始,這個市場突然就呈現(xiàn)一股勢不可擋的熱潮。很多高端產品出現(xiàn)了500%以上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家長為孩子購買滑步平衡車,其中還有熱衷此項運動的家長帶著自家的孩子穿梭各地,頻繁地參加由各品牌組織的比賽。即便在歐美國家,兒童平衡車的出現(xiàn)時間也不過十幾年時間,但短短兩年間中國的平衡車總銷量已經超過了歐美國家的總和。剛剛結束的2018上海國際自行車展,兒童平衡車的展區(qū)面積相比兩年前擴大了好幾倍。兒童滑步平衡車市場可謂熱火朝天。
平衡車為什么會這么火?
雖然自行車早就不是常用的代步交通工具了,但對于中國孩子來說,自行車仍然是一個相對常見的運動玩具,很多家長會給低齡孩子購買后面帶輔輪的小腳踏車供孩子們日常玩耍。應該說在中國自行車具有天然的市場基礎。
倍受家長和孩子追捧的滑步平衡車可以說比常規(guī)帶輔輪的自行車更適合孩子玩耍,就產品性能而言,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了。首先在使用方式不同,因為它既沒腳踏也沒有輔輪,小朋友只需靠雙腳著地結合前后輪支撐來保持車輛平衡,并通過雙腳滑動力量來讓小車前行;其次,平衡車設計更加小巧更輕,85cm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很快地用雙腳自行騎車。而這樣的設計,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下肢力量,同時也有助增強孩子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更關鍵的,因為平衡車沒有輔輪,孩子們對車輛的操控更加自如,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享受更快更多樣的騎行樂趣。
毫無疑問,中國市場龐大的的兒童人口基數(shù)和80后、90后家長新事物開明的接受程度,是形成這股熱潮的主要因素。其次,兒童滑步平衡車特有的產品性能以及內地商家開創(chuàng)性以比賽、約騎等方式進行營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快速的傳播速度,這樣的一款兒童運動產品就這樣在短時間在城市里風靡了起來。
是稍瞬即逝的熱潮,還是會成為令人可期的市場?
在之前滑步平衡車出現(xiàn)之前,6歲以下兒童的運動玩具市場,主要是由滑板車、帶輔輪的自行車以及輪滑等產品構成。平衡車因為出現(xiàn)時間較短,相對上述成熟產品而言,目前其市場份額依舊較小。但前景值得關注。據非嚴謹分析,在國內,目前平衡車量保有量與擁有2-5歲適齡兒童家庭總數(shù)的比例約在1.5%左右。如果該款產品進一步普及,面對每年約有1700萬新生兒的目標用戶,看上去是一個還有很有潛力的市場。那么,平衡車會成為低齡兒童喜歡主流的運動玩具嗎?
首先從平衡車的產品性能上看,其具有的容易上手、速度可控、路面適應性強、相對安全等特征,相對滑板車、帶輔輪的小自行車以及輪滑,其確實具有一定優(yōu)勢。同時,平衡車因為用雙腳同時發(fā)力的騎行方式,也讓產品具有天生運動功能。這是上述其他產品沒法比擬的。因此,我們認為從產品力方面來看平衡車具有大規(guī)模普及的潛力。
任何一個市場的培育及發(fā)展,除了產品和用戶需求之外,還取決與廠商的的持續(xù)經營能力。從目前在看,市面上平衡車的價格大致可以分為300元、800元、1500元以上的低中高三個檔次。進入2018年,在不等的價位段市場中都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品牌,未來各品牌的競爭勢必會有所加劇。在低端市場,迪卡儂、飛鴿等占據的主要份額;在中端市場,來自日本STRIDER影響更大些;在高端品牌區(qū)域,除了較早進入國內PUKY、KOKUA德系品牌之外,不久前還出現(xiàn)了一款來自意大利設計的HILIONER。平衡車行業(yè)已經熱鬧非凡了,但這個行業(yè)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又該如何才能發(fā)展成一個健康的市場呢?
短期逐利帶來的隱患
現(xiàn)在市場上的平衡車品牌出身大多來自傳統(tǒng)自行車或童車相關的廠商。我們認為,平衡車行業(yè)若要持續(xù)發(fā)展廠商絕不能參照自行車市場的模式發(fā)展。本質上,平衡車是“兒童運動玩具”,商家應將更多的資源用于“讓買車的孩子愉快地玩起來”,才能逐步培養(yǎng)這一可能存在機會的市場。
只是市場中已經出現(xiàn)了一些值得業(yè)界關注的不理性現(xiàn)象。有跡象表明,有些新進品牌著力于硬件比拼,不斷的片面的強調車輛的檔次,而忽略用戶購車后車輛使用。個人認為,目前高端平衡車精致的做工、更輕的堅固的全鋁車身、帶有緩沖裝置的設計,已經能可以讓孩子的騎行的更舒適、更有趣,實在無必要在此基礎上對零配件標準進行更大升級,更不應該將平衡車當成專業(yè)成人自行車,從用戶承擔甚至超過車輛本身價格的改裝費用。
其次,隨著使用平衡車的孩子數(shù)量的增加,也給很多騎行俱樂部帶來了新的“商機”,他們紛紛推出動輒上萬的高價平衡車“培訓課程”。這些培訓既沒有科學的理論支持也無任何必要的課程,本質上是和平衡車的主張沖突的——誰見過專門從事教小孩學步的培訓機構嗎?這一切只是完全出于盈利目的的商業(yè)行為。
至于現(xiàn)在流行的平衡車比賽,很多都是品牌自身的營銷行為,而非真正出于平衡車本身的推廣。如KOKUA CUP、PUKY城市聯(lián)賽等比賽,都只限于自身品牌用戶參加,將其他平衡車用戶排除在外。而對于目前比賽內容普遍大都是單一競速的問題,HILIONER中國的開發(fā)總監(jiān)李頌駿就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擔憂:如果你到比賽現(xiàn)場看過4、5歲的孩子組別的那種玩命的沖刺速度,不知道你是否認真思考過這樣競速真的適合6歲之前的孩子的生理特征?
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會對市場形成傷害,市場各方能否努力營造一個讓孩子正確、安全地玩耍平衡車的方式,將決定這個剛剛興起的市場未來是否能健康發(fā)展。
結語
與其讓孩子每天盯著IPAD,花費三四各小時,讓孩子多一些健康的戶外活動與更多的同齡孩子一起玩樂應該顯得更有價值。無論如何,平衡車的出現(xiàn)對孩子來說是多了一種運動、玩耍方式的選擇。同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平衡車作為運動玩具,只要市場參與者以用戶為上,正確引導合理開發(fā),其是可能成為中國兒童運動消費升級的一個選項的。
上一篇:最高送SRAM套件!2018美騎自行車消費者調查全面啟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