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女神騎行穿越羌塘無人區(qū)[1]下坡大意慘摔車
美騎小編:說好的《女神騎行穿越羌塘無人區(qū)》系列游記來了,從這一篇開始正式進入騎行階段。一開始就有隊友高反,騎行在5000米的海拔,渾身乏力,疲憊不堪,幸好經過10個小時的高質量睡眠之后大家?guī)缀踉貪M血復活。只是,人一興奮就容易出錯,此行的隊員寒嘯(即游記作者和攝影師)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有一種魔鬼叫下坡不剎車”!
2015年4月15日,晴,騎行羌塘第1天 凄風寒夜入羌塘
親身參與將列寧塑像重新安放回莫斯科紅場的激動心情被定格在凌晨2點半的鬧鈴聲中,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琢磨這個夢境對即將展開的羌塘之行到底喻示著什么,匆匆起床開始出發(fā)前的各項準備。
深夜的雙湖清冷但并不寂靜,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微型縣城除了零下十度左右的低溫和不時巡街而過的警車,其它與內地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同,隱約的音樂、疾馳的汽車和幾個醉漢的喧囂吵鬧聲不絕于耳,唯一一條大街上太陽能路燈忽明忽暗,有如大戰(zhàn)將至的心情,跳躍、緊張而忐忑。
當所有聲響漸漸隱沒于高原的每一個角落,時針已近4點,開戰(zhàn)一刻終于來臨。大家協(xié)力將沉重的裝備輕輕抬下樓,從后院出門后試騎了一下我們的開朗旅行車,吱吱響亮的花鼓聲中異常輕松而快速,好裝備確實不一樣!只是這種從未體驗過的暢快感太過短暫,短短一分鐘不到就深藏記憶中去,無盡的荒原再也不會給我們這個機會了…...
羌塘的黎明
雙湖最大特色之一就是數目龐大的野狗群落,這些曾經圍攻撕咬掉一名游客半張臉的的兇猛畜生們無處不在讓人膽戰(zhàn)心驚。盡管已是深夜沿途野狗仍然不少,好在并沒有尾隨和攻擊我們,只是蹲在路邊不停的叫喚很是惱火。街角一輛警車巡邏掠去,兩個早起的居民又擦肩而過,緊盯著不放的眼神看得人心里發(fā)毛,拖在后面的四海更不省心,隔一會兒就停下來撿起掉落的裝備再反復捆扎,等得人揪心不已。
沿途不斷的犬吠聲中越過界碑進入無人區(qū),從坑洼起伏的荒原摸索著切上了通往冰川的鐵橋,無邊黑暗慢慢將我們吞噬,危機四伏、生死未卜的壓迫感纏繞不去,心情既興奮又緊張,茫茫征程不知何日是歸期!
再留戀一眼
首日在5000米海拔快速推行70多公斤的重車極其耗損體力,腎上腺素的作用下比想象中要輕松一些,每走很久才休息一次。行進到9公里處天色漸亮,一輪旭日緊跟著下弦月逐次升起,在壯美的瑰麗朝霞中開始爬升第一個大坡,角度較陡海拔直沖5100米,每推幾步就必須停下來大口大口喘氣,強烈的缺氧窒息感恨不得扒開胸膛把肺扯到外面來呼吸,咬牙沖上高坡后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幾乎高反。
晨光中雪山映照下的金色曠野壯闊迷人,一汪澄清的海子旁成群的牦牛和藏羚羊和諧共處、悠然自得,沉醉于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意境之中,心情也漸漸飛揚起來……
通往普若崗日冰川的搓板路坑洼不平,一路狀況迭出,我第一次試騎就被沉重的前馱包帶倒摔了個大馬趴,左手腕輕微扭傷還好不算嚴重,呲牙咧嘴爬起來反復折騰了好幾次才勉強掌握了平衡。剛騎不遠身后馬達聲響起,2輛疾馳而來的摩托車著實把我們嚇得夠嗆,近了看清原來是4個藏民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四海后貨架上的大睡袋等裝備不停跌落,高反未愈腦子還不太清晰的他怎么也固定不好,一天下來回頭撿個沒完。第一天起了個大早而且上來就是如此超大強度,加上進食少又嚴重缺氧,強烈的困倦感、饑餓感、疲勞感揮之不去,每次只要一坐下來就立即睡著了,從未有過這么精疲力竭的虛脫感?傅较挛4點的36公里處,一個大長坡爬了不到一半我們幾乎都徹底崩潰,再也沒力氣推上去了,后面的狐貍招呼我和四海返回就地扎營。
強忍著手腳酸麻的癱軟感扎好帳篷,狐貍和墨顏直接倒下睡著了。溝里截流的泥水太過渾濁濾水器很快被堵住,我和四海只得走出幾百米外找雪回來化水做飯。
偏偏我的高壓鍋不爭氣,螺絲松動造成氣壓不足煮出來的羊肉飯半生不熟,本身就毫無胃口的大家勉強吃了幾口,無心欣賞壯麗的高原火燒云,各自回帳倒頭睡去;璩脸林行南肴绻挥X醒來這種狀態(tài)不能及時恢復的話,那就只有撤出去了。
毫無邊際的荒原,路是永恒的盛宴
藏羚羊
貌似恐怖分子
2015年4月16日,晴轉多云短時小雪,騎行羌塘第2天 摔車險傷退
一覺醒來7點15,十個小時高質量的睡眠后滿血復活,大伙兒恢復得都還不錯,回首昨天的崩潰邊緣,墨顏打趣說狐貍昨晚累的都準備撤退了,跑馬的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啊,昨天拼的確實太狠了點。用剩飯熬了鍋粥,第一次收拾營地腦殘手慢,磨嘰到10點出發(fā)后才發(fā)現我的藏刀插地上忘拿了,自責不已。
早晨的營地
頂著藍天下仿佛觸手可及的朵朵白云,沿陡坡兩步一喘、五步一歇終于龜速爬上了昨天未盡的5176大坡。居高臨下俯瞰周圍環(huán)抱的一圈雪山,金色草場延伸到無盡的天邊,各種珍稀動物漫步其間,動靜相宜、天人合一,心情隨著美景一同漸入佳境。局部為積雪覆蓋的山頂以緩坡為主形成了一塊高臺地,間或可以騎行幾段。
總有一條路通往雪山
下午2點進入一個足有兩公里長的大坡,坡道角度較大起步溜得極爽,我的車是之前唯一曾經使用過的,后變速十飛輪,磨合最好、騎速最高。貪心多沖一段省點力氣的心理忽略了安全風險的防范,等看到中段小砂石突然增多,意識到必須減速時明顯晚了,杯具降臨!我已經無法控制左右打滑、蛇形搖擺的龍頭,砂石上方向徹底失控,絕望的心說這下完蛋了,整個人就隨著車的左滑橫倒飛了出去。仗著從小守門員的功底趁勢就地滾出去有十幾米遠,車剛好停在后面幾乎砸在身上,水杯裝備散落一地。
有一種魔鬼叫下坡不剎車
摔懵了的我坐起來渾身痛得半天不敢動彈,更沒敢讓跟上來的四海馬上扶我起來,好半天才活動下筋骨,手肘膝蓋連同大腿傷痕累累,衣服褲子全都磨破了,萬幸除了右手腕扭傷較重活動有些困難,其他零部件并無大礙。
狐貍用鐵絲將摔斷掛鉤的后馱包固定好
4點小心翼翼地路過一處活動板房,旁邊高高的三角鐵架似乎是在探礦用的,并沒人理會我們,暗自慶幸!忽然轟鳴聲中一輛越野車從前方坡下躥了上來,后面接二連三跟了四臺,清一色全是豐田,一陣小緊張之下才看清車身貼有越野標志顯示這是個穿越車隊,萬分驚喜的是向導竟然是前期聯(lián)系好的救援隊李哥。
戴藍色帽子的是李哥
他和一幫車手極為熱情的介紹情況還給我們提供了飲水、汽油和壓縮餅干,一位大哥甚至送了我一個嶄新的美國進口濾水器。他們穿了6天無人區(qū),總算見到人后大有相見恨晚、如遇故知的感覺,特別是看到墨顏這第一個穿越大羌塘的中國小女生,驚喜驚異之情溢于言表。
告別李哥
目送車隊拖著長長的揚塵尾巴狂奔遠去,半個小時不到的偶遇心中竟有了些許的不舍和留戀,同類相惜,再見活人不知道還要多久了。遠遠路過傳說中的溫泉,后半程全是坑爹的搓板砂石路,松軟、漫長而艱苦,全程只能吃力地推行,受傷的右手腕噴了云南白藥后仍然一點使不上勁,明天怕是會腫的更加厲害而且要翻越最高的5430埡口,心里無比擔憂郁悶,這才第二天哪,僅僅只是因為摔了一跤就撤了也未免太特么窩心窩火了。
有一種無奈叫搓板路
7 點行進到20公里處的5315埡口下扎營,四海狀態(tài)甚差遠遠地落在后面,高反癥狀和昨天的疲勞沒有完全恢復,等我支好帳蓬才姍姍而來。
“祥云 ”出現在營地
羌塘難得一座橋,以后會懷念的
未完待續(xù)......
相關鏈接:
(本系列游記圖文資料由旅行車品牌LKLM開朗提供)
責任編輯:Lnicol
上一篇:吃最重要!臺灣10大知名夜市盤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