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戀上騎行戀上美-70后最年輕總裁的自述(圖文)
“小學時在路邊看到一位青年騎著載滿行囊的自行車飛馳而過,那身影成為我潛意識里追逐的形象!边@是非常暢銷的一本旅行日志——《不去會死》作者石田裕輔對于自己近乎瘋狂的騎行愛好給出的理由。
在中國,也有這樣一個人。平時,他的身份是國內(nèi)最大的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總裁。而每逢假期,他又變成了一個獨自在路上騎行的旅者。他就是3G門戶創(chuàng)始人之一,總裁張向東。在他的微博標簽里,除了有關(guān)于新媒體、網(wǎng)絡(luò)等關(guān)鍵詞,還有一個詞:騎行。北大才子、30歲吸金過億、70后最年輕總裁……種種光環(huán)籠罩著他,但他更喜歡“單車獨行俠”這個稱謂,自由、率性、無畏。
騎行,自我釋放的方式
第一次接觸騎行是在2007年,當時只是選擇度假方式時的偶發(fā)念頭。曾嘗試過不同方式旅行,也登上過乞力馬扎羅山,只是“走過一些路,經(jīng)歷過一些風景,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東西”。在完成了法國南部的第一次長途騎行之后,張向東也找到了他的方式。正是這十幾天的單車旅行,讓他瘋狂的迷戀上了騎行。
對于每天都有許多話要說,有許多郵件要處理的張向東來說,與騎行的邂逅更像是一種自我釋放,就像有人選擇了音樂,有人選擇了文字,而張向東則選擇騎行,選擇在路上“和最美的風景遇見,和朋友遇見”。
“單車獨行,和無數(shù)一生只見一次的人擦肩而過,背對餐廳一個人喝酒吃飯,記起那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騎行時張開雙臂幻想飛行……這些都是那樣迷人!
每當張向東提及單車旅行時,瞬間被激情和憧憬擁緊的他,不由得令傾聽的人緊隨著描述而搖曳心動。
遇見關(guān)于美的一切
張向東選擇的騎行路線幾乎都沿海而行,“自認性格容易與自己較真,便希望能夠從大海包容一切的氣質(zhì)里吸取精華”。每次在外騎行,張向東習慣早餐之后便上路,在每天的8小時里騎過近100公里的路程,“就像上班一樣”。
當然,在騎行中遇到的依舊多是關(guān)于美的一切。在法國藍色海岸,從波爾多一路往南騎行,享受著大海無數(shù)種顏色變換,從淡藍的氤氳晨光走過靛藍的午后,在傍晚沉靜的墨藍色里停留。走在滿是自行車元素的澳洲吉。℅eelong)小鎮(zhèn)上,看身邊的人們在自行車筐里插滿鮮花。也會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交匯處的非洲L’AGULHAS鎮(zhèn)上看書看海,抑或開始一次跨越海洋的散步。
享受騎行的孤獨之美
張向東鐘愛騎行的孤獨之美,每次長途騎行他都習慣一個人!白约号c自己相處的時間原本稀缺,那種無人對話的孤獨感其實也是一種享受”。
在他看來,騎行可以把自己從往常的狀態(tài)中拖拽出來,靈魂可以漂浮到身體之外,然后用一種客觀的眼光觀察自己。擺脫掉各種身份的束縛,只是還原成最簡單的自己,讓自己遠離世界的喧囂,只留下冥想的空間。
騎在路上他都會帶著一個筆記本,寫遇到的風景,寫當時的感受,但這些大都是寫給未來的自己,就像他寄明信片給自己的習慣一樣。
騎行無所謂艱苦與否
十幾天的騎行自然意味著巨大的體力消耗,“太累實在騎不動的時候非常多,長時間騎行過后甚至會嘔吐”。在騎行路上,明天總是未知的,迷路,下雨,斷鏈,危險你都有可能遇見。即便如此,張向東也沒有懷疑過選擇騎行。在他看來,其實只要你不拘泥于速度、目標這些形式上的東西,騎行就無所謂艱苦與否。沒有人規(guī)定騎行非要走很長的路、用很高級的裝備、技術(shù)很好,重要的是感受以及態(tài)度——騎一輛五十塊錢的單車上路,這也是一種態(tài)度。我從不會刻意挑戰(zhàn)什么艱險的路,我按照自己的頻率來騎,晚上的時候像普通旅行者一樣,美食、美酒、看星星、聽歌劇、散步、聊天。聽到這樣的描述,你還覺得艱苦嗎?
對張向東來說,騎行最大的意義就是自由,其次就是勇敢和放松。許多人都說,有一天,要自由自在走遍世界。實際上,很多人依然待在這鋼筋水泥的城市間,忍耐著日復(fù)一日的平庸與瑣碎,目送著天枰不斷向不快樂那一端傾斜。
有時,人需要放飛心情,解除內(nèi)心的障礙,釋放自己。讓自行車帶你遠離城市喧囂,在騎行路上去體驗我們一直追尋的自由吧!
責任編輯:凌子
上一篇:帶上靈魂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