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崔立秋:22天翻過心中一座“山”(圖文)
成功翻越了第六座四千多米的高山,在宗巴拉山。崔立秋高興地跳起。
在榮許兵站抱抱藏民的小牦牛。圖片源自崔立秋本人的微博。
以舞文弄墨為生,一向處事低調的崔立秋今年突然做出了一個很“混不吝”的決定:要沿川藏線,騎車到拉薩。不可思議的是在比之前,他從未有過任何騎行經歷。從今年5月8日到5月29日,他和另外三名隊友相互鼓勵,全程未搭車、未推車,歷時22天完美穿越川藏線,最終到達拉薩。行程中他寫下了250多條約2萬字的微博,直播一路見聞與感受。他說,這是一段如夢般的旅行,不管途中艱難翻越多少高山,“你翻過去的其實是你心中的一座‘山’”。
直到現(xiàn)在,37歲的崔立秋給自己的評價仍是一個騎行“門外漢”,說好聽點屬于“剛入門”。盡管一個多月前,他成功沿川藏線騎行2166公里到達拉薩,完成了人生不同尋常的一次旅行。川藏線號稱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和最美麗的風景,那是一條令不少騎行愛好者向往但又卻步的路線。
為體驗不一樣的風景,必須嘗試
崔立秋決定要在今年五六月份騎車去西藏,是春節(jié)期間規(guī)劃好的。去年秋天,他曾聽一位朋友說起有類似的打算。當時他只是確定也要進行嘗試,并為此在去年冬天嘗試冬泳,增強寒冷抵抗力。過年期間,他為自己規(guī)劃了今年的兩個目標,一是考博士,二是騎車去西藏!澳菚r我連自行車都沒有,根本就沒有戶外騎行的經歷,但想象到途中的驚險刺激,決定必須嘗試,哪怕是途中返回。”崔立秋認為,習慣了上班、下班、回家的日子,需要給自己給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東西!半S著年齡增大,我們對生活的選擇越來越少,應該珍惜自己的規(guī)劃與目標,按部就班的去盡力實現(xiàn)它。”
打算五六月份出發(fā),崔立秋到了今年3月份才開始購買自行車。巧合的是,當他走進車店購車時,發(fā)現(xiàn)這個單車店正好在組織騎友們去西藏!拔冶緛泶蛩銌稳霜汄T,但有團隊更合適,于是就報了名。”他說。他們定于5月4日從石家莊坐火車出發(fā),到成都,然后從成都沿川藏線騎車進藏。當時崔立秋還在猶豫中,“怕單位請不下年休假。”他說,“我那時拼命出差,拼命干活,希望以此打動領導!
因工作原因,他比原計劃推遲了兩天啟程。臨走時,家人才知道他的真正行程,堅決反對他的決定,說那太危險,“我是在家人一遍遍勸說挽留中,倉促整理好備用物品,上了火車!彼χf。
崩潰、喜悅、發(fā)呆,進藏途中的百味
崔立秋說,不是親自體驗,就無法了解行程中的驚險與艱辛。第一天行程中,他就差點崩潰。那是從成都到雅安的路上,剛爬過一個小小的土坡,海拔只上升了二三百米,崔立秋就雙腿發(fā)軟、臉色煞白、氣喘吁吁的在地上躺了兩次,將當天的備用水喝完!斑@才第一天,后面海拔5000多米的山怎么爬?”在隊友不斷鼓勵下,他咬牙堅持下來,讓自己逐漸適應。
折多山,是川藏線上第一個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爬山之時,正趕上大雨,再往上走開始下冰雹,快到山頂時又下起大雪。一路之上,有的騎友干脆返回,有的下來避雨,有的推車前行,崔立秋選擇繼續(xù)騎車登頂!爱敃r來勁了,陡然生出與天斗與大自然斗的豪情!彼f,當?shù)琼數(shù)囊祸牵麑⒆孕熊囃厣弦蝗,仰天長嘯。他說,"那種成功的喜悅,在日常生活中,是無法得到的。"
最讓崔立秋難忘的是住在112道班的那一宿,幾個渾身泥漿的人,在經歷了幾天的疲勞騎行后,情緒突然爆發(fā)了。崔立秋說,當時有一名隊友沖著墻大喊,“我為什么要走川藏線,在家里生活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受這份罪?”“那時整個人好像都麻木了,不僅是身體,還有思想。店主招呼我們吃飯,就吃飯,吃完沉默坐著,不知該干些什么!贝蘖⑶镎f,在川藏線他學會了一副新表情“發(fā)呆”,那一天,大家就是這種狀態(tài),“衣服都懶的換,濕乎乎的躺床上就睡!
一路走來,幾個人跌跌撞撞,終于離目的地拉薩越來越近。“那時隊友們特別興奮,像打了雞血似的一騎絕塵,我則是把速度放慢下來,仔細體會最后的路程,不希望它立即結束!
崔立秋感覺這場旅行如同一場夢,“夢醒了,生活還要繼續(xù)!
鏗鏘四人行,川藏之行結友誼
崔立秋認為,如果不是一個團隊,互相鼓勵,互相扶持,完成川藏線騎行的困難要大得多。盡管崔立秋與另外3名隊友此前并不熟悉,但22天的騎行,讓他們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4人中,“車飄飄”是隊長,擅長自行車維修保養(yǎng),每天出發(fā)前,他會為隊友們仔細檢查自行車,并上好鏈油。隊友紫霧物品準備最充分,有隊友需要,隨時提供。隊友格爾木一路上為大家買水果,補充維生素。崔立秋說,整個行程,大家共用一管牙膏,共用一塊肥皂,遇到危險路段,大家互相照應,才使得行程變得順利!俺耸斋@這段騎行經歷,這份友誼非常珍貴!贝蘖⑶镎f。
總結這22天的騎行,崔立秋感受頗深,“很多事情在沒做之前,感覺就是一座無法翻越的高山。其實我們不用考慮它能否完成,只管踏實向前,目標自然會實現(xiàn)。當你完成之后,發(fā)現(xiàn)原來也不過如此!
崔立秋說,在他完成川藏之行前,他另外的目標考博,也已順利完成。
進藏騎行,微博直播
崔立秋還有另外一份珍貴的收獲,就是隨時用微博發(fā)布行程中的見聞和感受。整個行程他共發(fā)布了250多篇微博,共約20000字,同時上傳了250多張圖片。崔立秋說,家人和朋友通過微博來了解他的行程與近況。有時趕上手機沒信號,發(fā)布不及時,等信號恢復后,會接到很多短信,生怕自己出了什么問題!拔腋杏X這樣很有紀念意義,事后能讓我回憶起一路上的點點滴滴!贝蘖⑶镎f。記者在他的微博中節(jié)選了3篇,以饗讀者:
走川藏線之前,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泥石流、塌方、落石。318國道不是橫穿深山峽谷,就是在山腰的懸崖峭壁上開鑿,雨季泥石流和塌方是常有的事,出發(fā)前央視就播報了一次塌方,一路上我們又遇到多次。落石更是家常便飯,哪個川藏騎友沒看到過落石呢?只要不落在頭上就萬事大吉了。幸甚至哉!
從芒康開始,川藏線和滇藏線合二為一,路上騎友明顯多起來,男女老少,人手一車,衣著花花綠綠。進入林芝,“藏江南”波蜜的冰川雪山森林河流峽谷飛瀑美不勝收。感受:川藏路上的風景再美,也不如那些執(zhí)著理想的人的精神更美,單車騎友們,像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是川藏線上最美的風景!
單車走西藏什么最重要?有人說是體力,有人說是毅力,有人說是耐力,也有人說是準備,是裝備,是團隊。這些其實都很重要,是走川藏線的基本條件,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清醒地認識自身的狀況,合理的分配體力和精力,抓緊一切時間休息調整,多吃,多睡,還有就是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
生活語錄
隨著年齡增大,我們對生活的選擇越來越少,應該珍惜自己的規(guī)劃與目標,按部就班的去盡力實現(xiàn)它。
開始我對這次川藏騎行,并沒有抱多大希望,我覺得自己翻不過那十三座海拔四五千米的大山,但即使是失敗也要失敗在路上。
很多事情沒做之前,感覺那是一座"高山",其實當你把它完成后,發(fā)現(xiàn)也不過如此。
責任編輯:Ad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