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美騎觀察丨鐵三狂潮,是熱風還是虛火?
鐵三相比馬拉松、自行車的參賽成本
小編今年報名了廈門70.3鐵三賽,而全年為了參加這一場鐵三賽,我的個人花銷如下表:
其它裝備沒在此列是因它們可與單項運動通用,非只能在鐵三比賽中使用。這里也沒有計算為訓練游泳產生的游泳館門票及培訓班的費用,為進行力量訓練付出的健身房費用,運動按摩及運動損傷康復的費用等等。
5700元是什么概念呢?根據(jù)中國南方人才市場2015年給出的薪酬調查報告,廣州的平均月薪為6911元,一般市民也許需拿出將近一個月的工資才能消費得起這場比賽。
玩馬拉松和騎行,雖然都要燒裝備,但不敵玩鐵三這樣要燒三個項目的裝備。
國內跑一場全馬的報名費基本在80~200元的范圍內,地方性的小型自行車業(yè)余賽的報名費在100元以上就會引來抱怨,而鐵三賽中即使是本土小比賽也是400~500元起步。
能不能出現(xiàn)門檻更低的鐵三賽事?
報名費高昂的Ironman可以把這項運動歸為中產階級的精英運動,但鐵三若要在國內獲得大量的參與人口,降低報名門檻是十分必要的。單場比賽的報名費降低了,愛好者才更有可能參加更多賽事;總體的報名費降低了,愛好者才有可能在裝備和訓練上有更多預算。
賽事公司要維持運營,若要降低報名費,必須得到更多商家的贊助經費。收購了WTC的萬達有資源有能力與Adidas這樣有實力有形象的贊助品牌合作,而小型本土賽事的招商能力呢?
就近可選的小賽事越多,愛好者們越可縮減參賽路費,越愿意參加比賽。而若單項熱門賽事的報名費過高,擠占了愛好者們的預算,讓小賽事的報名人數(shù)不足以維持運營,小賽事就不會出現(xiàn)分布各地的繁榮景象,預算少的愛好者就只能“望賽興嘆”。若鐵三最終在中國成了“富人運動”,脫離了群眾,它就不可能發(fā)展至馬拉松和自行車運動那般火熱。
綜合上述分析,你們覺得鐵三熱終究會限于小圈子,還是會逐漸像歐美國家一樣往群眾運動的路徑發(fā)展?它真有那么熱嗎?在中國人的普遍消費能力達到發(fā)達國家人民的水平時,鐵三真的會成為我們的消費首選之一嗎?
責任編輯:Alexa
下一篇:返回列表
現(xiàn)在學,一點都不晚
+1
22跟培訓班學的?
+1
22鐵三的精神就是完賽就是勝利
+1
23你這個完全外行,挑戰(zhàn)項目跟登珠峰騎西藏一樣,是挑戰(zhàn)自我的項目。先玩一把鐵三再來發(fā)表觀點吧,謝謝
+1
23摸了摸錢包 精神好了 腰也不疼了 搬磚倍兒有勁
+1
22高鐵難帶自行車
+1
22同報廈門鐵三了,表示帝都非高峰時期實測上高鐵還是可以的,而且可以提前裝箱寄過去
+1
22一場比賽5000多開銷,還想獲得更大推廣,簡直是做夢,萬元公路車還都沒大量普及,鐵三還是玩不起
+1
23北鐵將近兩千的名額一個多月就報滿了,還是很火爆的,今年報名費還比去年漲了200多的說。。。
+1
22BIKETO(Alexa)應該是沒有參加過鐵三比賽的吧?還是是胡春旭的御用文人?環(huán)宇和野途都是專注鐵人三項運動的專業(yè)媒體,對鐵三詳細講述的同時竟然對這兩家媒體16年關于鐵三賽事全方位的跟蹤報道只字未提,是刻意為之嗎?媒體人要公平公正才好
+1
23慢慢來,先玩奧運標準鐵三,再去挑戰(zhàn)ironman;玩春夏初秋的比賽,膠衣可以省了;參加本省的比賽,票可以省了;住朋友家,住宿可以省了;買二手公路車,鐵三車錢省了。
+1
22按照國內目前的收入,加上裝備里最占預算的鐵三車,注定還是小眾項目,還需要時間積累。
+1
22鐵三報名費確實挺貴,以后肯定會出現(xiàn)中國特色鐵三。
+1
23給價值5701元的文章點個贊………………
+1
22+1
22鐵三要訓練,要器材,一次比賽的費用也多,不過本來就不是給屌絲玩的運動,屌絲們自動屏蔽就可以了
+1
22廣州美騎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