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潮牌Rapha還能紅多久?
在早幾年,如果你問騎行品牌哪個最“網紅”,相信很多人都會把Rapha放入選項,但時過境遷,如今的Rapha在眾多新興“網紅”品牌的包夾下,還能延續(xù)網紅的命運嗎?
2001年,西蒙·莫特蘭(Simon Mottram)便開始籌劃Rapha這個品牌,作為品牌戰(zhàn)略咨詢公司的高管,莫特蘭頗具前瞻性地看到當時騎行市場缺乏一種代表優(yōu)雅體面屬性的服裝。
隨后,Rapha便在坎坷中開始發(fā)展,最開始籌集資金非常困難,因為當時的投資者并不認為高端騎行服產品能有什么太大的市場,正如很多人想的一樣,“窮人才會騎車,有錢人都去打高球了”。當時的歐洲和現(xiàn)在的中國十分相像——人們看到騎自行車的人,并不會覺得他們有多厲害,只會覺得怪異,而歸根結底,社會還是沒有把騎行當做是一項和其他運動同等規(guī)格的體育活動,自行車還是無法擺脫代步、工具的屬性。
但Rapha的出現(xiàn)或多或少改變了一些人的看法,早期的Rapha成衣以設計為主導,以細節(jié)做依托,以色彩做抓手,在短時間內從眾多花里胡哨的騎行服中脫穎而出,成就了另一種花里胡哨的風格,但這種風格很快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
如果說用一種顏色來代表Rapha,那一定是標志性的Rapha粉,在Rapha早期的產品中,不論是面向中低端的Classic系列還是高端的Pro Team系列,都充斥著粉色元素,甚至可以武斷一些地說,是Rapha粉成就了Rapha這個品牌。在當時衣服上Logo越多越高級的風氣中,純色為主的Rapha一下子讓騎行服“返璞歸真”了,同時借助大膽的色彩運用,Rapha成功地將騎行和時尚結合,讓一部分人感覺到了騎行不只是一種汗淋淋的荷爾蒙運動,更可以是一種彰顯生活態(tài)度的社交活動。
因此,為了聚集這些品味獨特的愛好者,Rapha在全球(主要是歐美市場)開設了若干家門店,為線下購物、餐飲聚會、組織騎行活動提供場地,不得不說,Rapha在線上線下的結合上十分有想法,除了齊全的產品,不同地區(qū)的門店都有專為當?shù)卦O計的特色產品。包括我自己在內,很多人會在旅游的時候順道逛逛Rapha的門店,感受下資本主義的氣息。
2013年,Rapha和天空車隊合作,成為車隊服裝的贊助商,當時天空車隊風頭正勁,Rapha也隨著車隊的良好表現(xiàn)而被全世界所熟知。2017年,Rapha和天空車隊解約,隨后贊助英孚教育車隊,相較于強勢的天空車隊,Rapha的話語權可能在英孚教育車隊更容易得到實現(xiàn),因此我們能看到這幾年英孚教育車隊宛如變身英孚時裝車隊,各種“奇奇怪怪的”隊服層出不窮,比賽宛如走秀,如果說是天空車隊讓Rapha變得出名,那英孚車隊則讓Rapha更加突出性格,愈加成為個性、潮流的代名詞。
但不可否認的是,Rapha這幾年還是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色彩運用變得中庸了許多,不知道是不是品牌主理人西蒙·莫特蘭的理念發(fā)生了變化,Rapha的產品線開始向生活化傾斜,這可能和沃爾瑪富孫們的高價收購脫不了干系。
但生活化并不代表平價,Rapha自始至終還是維持著“高貴的”售價。在非打折時段,一件Pro Team級別上衣要一千多元,一條Pro Team級別騎行褲要去到兩千元,而日常穿搭的外套也往往都是四位數(shù)的售價,但這依舊擋不住國內外眾多擁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Rapha目前擁有全球超過20萬的活躍消費群體。
而根據(jù)我的觀察,Rapha目前仍是國內外網紅最喜歡的品牌之一,在網絡上的曝光度依舊很高。
那么人們?yōu)槭裁聪矚gRapha呢?我分析有如下幾個原因:外觀、細節(jié)、稀缺性、門檻、圈子。
外觀方面,Rapha依舊具有十分強大的辨識度,不論是市售版本,或是僅供會員購買的RCC系列,配色、線條、Rapha標志,都能讓稍微了解的人一眼辨認出這是“高貴的拉法”,而哪怕是不太懂的人,也不會覺得Rapha的衣服難看。
細節(jié)方面,我很難說這到底是讓自己開心還是讓別人開心的設計——Rapha在服裝的內部,總喜歡設計一些只有自己才能看見的小細節(jié),比如一句勵志的格言,比如一張頗有藝術效果的小插圖,都能讓使用者感到愉悅。這也是目前很多國內廠家需要學習的地方。
▲Rapha某件軟殼打底衫內側的“雞湯文”標簽(by LMH)
稀缺性,人們總是不那么喜歡“大路貨”,如果人人都有,那便失去了獨特的味道,正如我之前看的一個汽車類視頻里說的:本來改裝是個很小眾、很個性的玩法,結果改裝車友一聚會,每個人連改的東西都一樣。穿衣風格也是如此,我們經歷了從穿普通衣服,到穿騎行服的階段,也正經歷著從穿普通運動風騎行服到穿個性、時尚騎行服的階段,Rapha無疑不是滿足從0到1的基本需求,而是滿足從99到100的個性需求,因此注定并不那么大眾。而Rapha現(xiàn)在依舊依靠國外的網絡平臺銷售,國內尚無法很方便地購買,這也為它的稀缺性加了分。
也許你會說,不對啊,我看到那些網紅騎車幾乎人手一套Rapha,但如果你放眼整個騎行世界呢?那穿Rapha的人還能算多嗎?
門檻也是Rapha等潮流品牌受到追捧的原因,說白了不外乎價格高、難買到。你花幾千塊錢買了套Rapha,別人花幾百塊買了別的品牌,你雖然不會因為穿了什么而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那也太膚淺了),但肯定會覺得自己為了“不一樣”花的錢“值”了,這就是門檻得以存在的基礎。
而即便是不同的圈子,多少也會有跟隨模仿的風氣。人之常情,周遭的朋友都穿某個品牌,大家都用某個品牌,那肯定會慢慢影響到周圍的人,其他人可能也會換上相同的品牌,這就是很簡單的“覺得產品好,就跟著用,反正用什么不是用呢”,沒什么好過度解讀的。
除了自身的特點,Rapha和騎行者也是相互成就的。和其他專注于運動的騎行裝備品牌不同,Rapha因為創(chuàng)立目標和高層團隊背景的原因,在產品開發(fā)和宣傳上都更注重“場景化”,產品勾勒的是“美好”、“專業(yè)”、“優(yōu)雅”的生活場景,因而讓受眾產生一種“我也要那樣去騎行、去生活”的心態(tài)。確實,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騎車并不僅僅是競技、比拼速度、挑戰(zhàn)極限,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延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咖啡騎”、“社交騎”,“騎帥不騎快”的觀念也廣泛存在。
時至今日,很多品牌也隱約有著Rapha的影子,比如注重色彩的搭配,注重一些小細節(jié),我們也不太好去評價其中有沒有所謂的“抄襲借鑒”,因為時尚市場本來就是一陣風,只有風刮過了,我們才知道受眾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
而Rapha發(fā)展到今天,不但培育了用戶的審美和消費習慣,也在教育同行業(yè)的品牌,國內品牌如GRC、NEZA還有早前的JackBroad,國外品牌如MAAP、PNS、CSPD、Q36.5等等品牌都在各自的領域深耕,并且具有獨特的個性風格。
面對這些或新或舊的網紅品牌的沖擊,Rapha還有什么必殺技呢?
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其安身立命的殺手锏——設計和直營實體店。
Rapha不止會做純色騎行服,熟悉Rapha的朋友應該知道Rapha經常會出一些復古款、聯(lián)名款、限量款,花里胡哨的騎行服Rapha也很拿手,這樣用戶在購買了基礎款后,可能也會對其他的款式感興趣。同時Rapha在騎行服外的其他產品上也保持著較高的品位和設計審美,讓消費者產生“集郵”心理。例如從拖鞋、背包到香皂、咖啡杯,都能成為粉絲購買的對象,這點是很多品牌所不具備的。
另一個殺手锏是實體店,和購買其他產品不同,很多人買騎行服都會受尺碼、款式的影響,實體店能提供試穿服務是十分有意義的。據(jù)我所知,有些騎行服品牌的經銷商也在很多車店里擺放了展示架,供消費者實地體驗,但和Rapha這種直營店相比,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很難了解當?shù)啬男┸嚨暧心男┢放,信息渠道還是不夠透明,因此現(xiàn)階段國內騎行服的主戰(zhàn)場還是線上店鋪。
▲Rapha東京店一角。這里也是Rapha東京自行車俱樂部的聚會點
▲Rapha東京店一樓的咖啡廳
而Rapha的實體店除了展示販售產品外,還提供其他的附加服務,比如組織騎行活動、舉辦聚會,可以租車、看比賽、喝咖啡,這些和目前很多車店俱樂部的訴求相重合,足以讓店鋪成為附近街區(qū)的車友活動據(jù)點。當然,這是國外的狀況,而Rapha計劃在上海開設的實體店到現(xiàn)在已經沒了音訊。
因此,這對于國內的騎行服品牌來說可能是個契機,如果有哪個品牌能參考Rapha模式,開設一些線下的體驗店,相信在品牌調性上會更上一層樓。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還是很大,騎行人群的規(guī)模和消費意愿也不盡相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寫了很多,做個結尾吧,很多人覺得Rapha是智商稅,不值那個價,我只能說不同的人群對價格、價值的心理認知并不一樣,正如加價買埃爾法的那些人,真的是“人傻錢多”嗎?我看人傻不傻不好說,但錢肯定是多的,就算咱比人家聰明,也未必比人家有錢,所以何必糾結。
在眾多網紅品牌的包夾下,Rapha肯定不會像過去那么滋潤,這也是好事,讓市場倒逼著Rapha進步,總比原地混吃等死強。
(除注明外,本文配圖均來自Rapha官網)
責任編輯:BAMBOO
大家都說
- 熱門評論
-
-
JOJOLEE 2021-06-22 11:49
我感覺還要過個十年才能慢慢普及
+1
22回復舉報 -
-
-
-
tacx 2021-06-22 17:31
以前我在美騎講到GRC,有個女的諷刺是山寨rapha,然而同樣很貴的騎行服還有很多,為什么此女偏偏說是寨了rapha,不是阿索斯,不是le col、不是sportful?感覺rapha就是標識性的存在。在一些人眼里山寨就是文化、設計、格調上的近似了,那國內所有品牌還真特么是全在山寨國外。
查看回復(3)+1
23回復舉報-
tacx 2021-06-22 17:37
我希望更低的價格得到同樣的品質,奢侈留給不差錢的。國內GRC、neza之類感覺不錯的,正價也并不覺得便宜。即使有錢,慕個名買rapha,也總希望能像日本有會員、俱樂部活動之類增益的。何況、、、rapha真有假貨、、、請那女的搞清楚,那才叫山寨。
+1
22回復舉報 -
-
風間蒼月回復tacx2021-06-22 23:37
然而早期GRC就是完全徹底的抄襲Rapha設計,這個誰洗都沒用,F(xiàn)在有點名氣了,開始有一些自己的設計理念了
-
-
tacx回復風間蒼月2021-06-22 23:46
抄襲不等于山寨,會說就多說點,我喜歡聽黑歷史,不用洗,我不賣GRC。
+1
22回復舉報 -
-
-
arsart1914 2021-06-22 14:32
我是花幾千買個設計不能自主設計的又不耐用的薄皮呢?還是花剛剛上千的價格找國內廠商直接完全定制一套耐用競技騎行服呢?
-
-
arsart1914回復y.s.z.z.c.z2021-06-23 16:54
取決于你對好的定義是啥。國內諸多廠商都有直接量體裁衣/可以進行尺碼胸圍腰圍調整的定制,面料座包自選,直接咨詢客服,一般都是俱樂部專門定
-
-
y.s.z.z.c.z回復arsart19142021-06-25 09:08
好的定義...以前穿小龍蝦短袖短褲加起來1000-1500的程度,不過俱樂部那種就算了,想私人定制的。感謝回答
-
-
-
最后的希望 2021-06-22 11:54
劃重點:一定要貴[~em_94~] 從沒用過的想了解下,文中反復說的“細節(jié)”指什么?
-
-
bamboo 美騎編輯 2021-06-22 16:58
本文作者作為Rapha老用戶,寫過好幾篇Rapha騎行服的使用體驗文章,你可以點進專欄看看
+1
22回復舉報 -
-
-
-
-
qkk 2021-06-22 15:27
來啦
+1
22回復舉報 -
-
- 全部
-
-
-
-
-
-
lhmfaint 2021-06-23 12:15
文化是需要長期積累和維護的
+1
22回復舉報 -
-
-
-
dukeiii 2021-06-23 03:02
作為一個rapha用戶 (趕時髦的),rapha在騎行圈的快速“普及”和設計上的缺乏創(chuàng)新,讓我開始考慮別的品牌。誰也不想出去團騎總撞衫不是?
查看回復(1)+1
22回復舉報 -
-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