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超全、超專業(yè)、超詳細 自行車零部件解析(建議收藏版)(上)
傳動系統(tǒng)
傳動系統(tǒng)包括自行車運行所需的所有機械部件。
傳動系統(tǒng)的定義略有寬泛,但核心部件包括曲柄組(由盤片和曲柄組成)、中軸、鏈條、飛輪、前后撥(如果有的話)和手變,以及連接它們的所有電纜。
此外,它可能還包括剎車以及連接剎車和剎車拉桿的電纜或軟管。
零件制造商會出售具有不同等級和功能的傳動系統(tǒng),并用不同的傳動系統(tǒng)系列名稱進行標識。其他單獨出售的部件,如腳踏和輪組,也可能帶有傳動系統(tǒng)的名稱。傳動系統(tǒng)分為機械式和電子式,機械式使用電纜進行換擋,而電子式使用電線(或無線信號)進行換擋。
山地車傳動系統(tǒng)通常比公路車的設計得更耐用。
鏈傳動
鏈傳動是上述傳動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包括推動自行車前進的部件。它包括曲柄組、鏈條、飛輪以及前后撥(如果有的話)。但不包括手變。
傳動系統(tǒng)部件解析
曲柄組(鏈輪組)
曲柄組(英國稱為鏈輪組)包括兩個曲柄、鏈條運行的牙盤以及將兩個曲柄連接在一起的五通軸心(中軸)。
曲柄組安裝在自行車的中軸上,并在軸承上轉動。
根據自行車類型,曲柄組可能有一個、兩個或三個牙盤。只有一個牙盤的曲柄組稱為1x(單盤)。
鏈條
自行車鏈條連接著牙盤和后輪的飛輪,推動自行車向前進。大多數自行車鏈條由交替的寬窄鏈節(jié)組成,它們通過穿過側板的鉚釘固定在一起。
鏈條兩端可能由鉚釘連接,也可能由快拆扣連接,快拆扣則分為一次性和多次使用的。
鏈條寬度必須與飛輪齒距相匹配,而鏈節(jié)的軸心距都是一樣的。
為確保最佳性能和防止磨損,需要定期清潔和潤滑鏈條。
▲皮帶傳動很安靜
皮帶傳動不如鏈條傳動常見,并且僅適用于單速或內變速花鼓自行車。
與汽車發(fā)動機中的正時皮帶一樣,大多數皮帶由橡膠制成,并用多條碳纖維線加固,使皮帶齒與齒輪緊密嚙合。
皮帶傳動系統(tǒng)需要的維護比鏈條少,并且不需要像傳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那樣潤滑或打蠟。
前撥
▲前撥將自行車的鏈條在多個牙盤之間移動
前撥通過推動鏈條離開一個牙盤并移動到另一個牙盤上,在多個牙盤之間移動自行車鏈條。它可以通過機械方式(通過電纜)或電子方式(通過電線,或在無線傳動系統(tǒng)的情況下,通過電子信號)進行控制。
換擋完成后,變速器保持器前撥立于鏈條的任一側,在騎行時不會與鏈條接觸。
有適用于兩個或三個牙盤的前撥,但它們不能互換使用。
不過,并非所有自行車都有前撥:山地車的流行趨勢是采用單個牙盤和非常寬范圍的飛輪,這也是一些頂級礫石車的熱門選擇。
后撥
▲后撥用于在飛輪上換擋后撥位于后輪軸下方,并固定在從車架底部伸出的變速器吊耳上
它有一個包含平行四邊形的主體,當您操作換擋桿時,該平行四邊形會左右移動。這會使鏈條在飛輪的齒輪間移動,從而改變自行車的擋位。
鏈條在兩個導向輪上連續(xù)運行,這些導向輪位于后撥導板內,后撥導板位于平行四邊形下方,并且在彈簧張力下工作,以保持鏈條在移動到較大或較小齒輪時保持緊繃。
在一些配備1x傳動系統(tǒng)的自行車上,這將是唯一的變速器。
尾勾
▲變速器吊耳形狀各異
尾勾位于自行車后輪軸上,用于連接后撥和自行車。
這塊金屬片的設計是在受到沖擊時彎曲,通過犧牲自己來保護車架和后撥。
尾勾有各種形狀,通常是特定于車架的。不過,SRAM Universal Derailleur Hanger越來越多地用作山地車的標準。
飛輪
▲山地車飛輪有多個齒輪,可實現(xiàn)低傳動比
飛輪是安裝在后輪塔基上的一系列齒輪,用于在變速系統(tǒng)中換擋。
除了曲柄組上的牙盤尺寸外,飛輪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自行車的傳動范圍。飛輪通常設計用于公路車、山地車或礫石車。
飛輪中的齒輪設計為整體協(xié)同工作,帶有斜坡和齒形,便于快速換擋。
為了確保良好的換檔,齒輪上有凹槽,這些凹槽與塔基嚙合,以確保它們安裝在正確的位置和方向。
飛輪的尺寸范圍很廣,包括“速度”的數量(即單個齒輪的數量)以及最小和最大飛輪之間的范圍。
內變速花鼓
▲內變速花鼓和e-bikes堪稱絕配,且維護簡便。
內變速花鼓將一系列齒輪巧妙地封裝于后花鼓內,因其超長的保養(yǎng)周期及出色的防風雨性能,常見于城市自行車與旅行自行車上。
該花鼓通過單速鏈條或傳動帶接收來自曲柄組的動力,而花鼓內部的行星齒輪則通過類似汽車變速箱中的離合器進行切換。
相較于變速器系統(tǒng),內變速花鼓通常更重,若追求相同的變速范圍,成本無疑會更高。
Classified品牌的Powershift花鼓創(chuàng)新性地結合了內變速齒輪與外部變速器,使得1X傳動系統(tǒng)擁有了媲美2X傳動系統(tǒng)的變速范圍,品牌宣稱該系統(tǒng)僅比它所替代的第二牙盤和前撥重70克。
中軸
中軸位于自行車車架底部,安裝在車架的五通位置,連接牙盤和曲柄。它內置兩個軸承,每側各一個,確保曲柄轉動平穩(wěn)。
以安裝標準來劃分中軸,主要有直接旋入車架的螺紋式和直接推入車架的壓入式兩種;而許多現(xiàn)代碳纖維車架則采用壓入式軸承。
▲在此處安裝中軸
螺紋中軸可能位于車架外部或內部。
此外,還有多種鋼材、陶瓷及滾針軸承選項可供選擇。
自行車上使用的中軸標準繁多,且兼容性有限;公路車與山地車的中軸寬度也有所不同。
軸承(音譯培林)
▲軸承助力部件順暢運行
自行車上幾乎所有的移動部件,包括碗組和中軸,都依賴軸承實現(xiàn)平滑轉動,最小化摩擦。軸承通常由潤滑的鋼球組成,這些鋼球在滾道內轉動,并由可調錐體固定。
軸承的精密程度各異。鋼制滾珠軸承最為常見;滾珠可能松散存在于軸承內,但密封軸承是很普遍的(滾珠和滾道構造為一個整體)。
更昂貴的軸承可能采用陶瓷滾珠替代鋼滾珠。據說,陶瓷軸承硬度更高,因此更耐磨,且尺寸可以更精確,以減少摩擦。
還會在一些部件中發(fā)現(xiàn)滾針軸承或滾柱軸承,其中的滾珠被圓柱形滾子所替代。
碗組
▲軸承助力碗組順暢轉向
自行車的碗組由車架頭管頂部和底部的軸承組成,支撐前叉,令前叉順暢轉動。
這些軸承至關重要,它們必須確保轉向順暢,同時前叉與車架之間不得有間隙,以免影響騎行操控。
現(xiàn)在,大多數碗組的底部軸承直徑都大于頂部軸承,以提高轉向精度,而老式自行車和一些復古風格自行車的前后軸承直徑仍然相同。
老式自行車上的軸承采用螺紋設計,而新式軸承則多為壓入式。
責編:huiz
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