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美騎快訊|頭盔越怪騎得越快?UCI:禁止!
單車勁爆資訊,盡在《美騎快訊》!
本期內容提要:
在最近,砍羊也更新了自家的電助力瓜車(Grizl on)。這款電助力瓜車主打日常通勤,但具備一定的穿越冒險能力,基于砍羊自家的Gravel(Grizl on)進行改造。全車采用碳纖維材料,下管電池設計,可以額外增加增城電池。另外,標配前避震,選配伸縮座管,提高平時騎行的舒適度,行程都為40mm。
另外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該款車有集成式擋泥板,也是第一次為Rockshox打造的全覆蓋擋泥板。到了技術層面,采用2kg的博世電機,能提供55Nm的動力,其次主電池為400wh,增程電池為250Wh。并且上管下有專門設計的儲物盒,磁性卡口,更加方便便捷。在后叉,集成尾燈,在耗盡主電池電池電量時,還能單獨運行2個小時。幾何方面,跟Gravel一樣,頭管為69.5度,座桿角度為74度,Reach值較長,但把立較短,操控性取向,最貴版本為6000美元。
UCI又來了,由于最近的車隊開始使用新的裝備,UCI的神圣使命感又開始了。這一次則是對于TT盔的審查上,鑒于日漸夸張的TT盔,UCI決定減少非必要的擾流設計。閃電的Sworks TT5的頭盔首先被Ban,UCI認定其為非必要設計。其次則是Giro的新款TT盔(Aerohead 2)。
最后則是Rudy的還沒正式推出的(Windegream Hl 85),由巴林勝利隊測試,還沒正式推出就被盯上了。POC的宇宙飛船也被提了名,UCI認為這些頭盔都是主要考慮氣動效應,而不是頭盔最基礎的安全功能。但是目前UCI條例并沒有直接能證明閃電的頭盔有違規(guī)行為,所以可能要訂制新的案例去規(guī)范這些行為。
在UCI還在審查閃電的頭盔時,更加天馬行空的TT盔出現(xiàn)了。維斯馬車隊戴著全新的Giro頭盔參加了職業(yè)比賽(Aerohead 2.0 areo tt),與傳統(tǒng)的相比,這一次Giro將頭盔前部延長了。雖然尺寸暫未公布,但應該符合UCI的450mm長度限制,這樣設計又有什么好處呢?
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氣動優(yōu)勢。這種設計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改變氣流方向,減少正面區(qū)域的空氣亂流,提高空氣動力學優(yōu)勢。內部的話還是保留傳統(tǒng)的EPS泡沫結構,并且有深切槽,具體作用還不了解。鏡片為磁吸設計,而頭盔尾部近乎貼緊騎手背部,以實現(xiàn)最暢銷的氣流,不知UCI看到作何感想。
新的空氣車!美利達在最近也推出新的eMTB,全碳,鋁合金的都有。幾何相同,差別就是材料以及避震行程,有適合耐力賽的和普通越野的e40,或者更適合崎嶇地形的e60。都采用27.5的后輪以及29的前輪,碳纖維版配備600wh的電池,鋁合金版配備750wh電池,都配有增城式電池,容量為360wh。
這幾款車的前三角通用,后三角采用單驅軸設計,避震采用不對稱的布局。而且在車架頭管加用散熱孔,以防電池過熱。好家伙,在電助力加散熱孔還是第一次見。至于幾何方面,與上一代相比,軸距加多2cm,頭管角度放寬了一點。后下叉增長到了446mm,有更好的平衡操控性。最貴版本為12600歐元,最便宜版本為5300歐元。
更多詳情歡迎點擊視頻一看究竟。
本期話題:
騎行新手越來越多,你們有沒有想對小白說的一句話?
責任編輯:Leor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