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單車美女 | 傅詩琪:向內(nèi)追求更完美的自己,騎到不騎為止
近一年沒動筆了,這篇稿子也從年初拖到了年尾,思來想去,來收個尾(實際是編輯看不下去來催稿了),也重新整理一下自己。很久沒有做采訪,但自行車于我,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會曾想,這個兩輪腳踏車究竟能帶給你什么?和這次的采訪對象聊天,讓我找到一些答案。
今天我們的采訪主角名為傅詩琪,第一次和她聊天,我感覺這個女孩子太狂野了,說得我一愣一愣的,拼命在語音的這頭瘋狂點頭,對自我認識清醒的讓人羨慕,精神世界充盈的讓人有些夠不著。不知道如何去寫她,不知道如何去呈現(xiàn)這位熱愛騎車,不在意外界如何看待,只專注于自己熱愛的騎行里,這樣一個人。
在傅詩琪還是學生時代,曾橫跨美國參與抗癌公益騎行( ILLINI4000),當時的參加門檻是每個人集資至少3500美元(全部用于癌癥患者或者科學研究),才有資格參加,最終騎了67天7000多公里,完成了從紐約到加利福尼亞的騎行。
對她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開口問別人要錢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但在基督教文化里面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兒。我的同學幫助我很多,包括中國同學,也很支持。除了同學朋友室友家人的募捐,還有和室友一起去賣甜點半年多,籌到了3800美元。集資的過程收益良多。真的有人在乎我講的話,想做的事,支持我,特別感謝。」
路上遇到的癌癥家屬,對她感觸也很大,他們透著陽光、積極、樂觀,比起一路騎行顛簸帶給她的疲憊,這種影響大得多。「癌癥幸存者和癌癥患者的家人對待生活平靜樂觀的態(tài)度撫平我毛躁的心靈。坦然接受著生活帶來的各種口味的巧克力,‘活著的意義有時候可能就是,活著。’」
最早先,傅詩琪就是騎自行車通勤,旅游,16年開始參加美國的一些公路車比賽。讀大學的四年里,她就這樣一邊上學,一邊參加著比賽,一邊還打著四份工,其中有一份就是與自行車相關(guān)!冈缥逋硎换蚴峭ㄏ际浅J。愛好真是潤滑良劑,一點兒都不覺得累。回國后的第一場比賽就是16年12月環(huán)欽州,運氣較好拿了冠軍。不過往時的賽場實力沒有現(xiàn)在這么卷。現(xiàn)在百花齊放,大家都越來越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