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頂級戰(zhàn)駒:Focus Mares CX
Noosa車隊車手Allen Krughoff迎來了他的新戰(zhàn)車:Focus Mares CX。他們即將在德克薩斯州舉辦的美國國家錦標賽中登場。
車架上的涂裝告訴所有人這是Allen Krughoff的戰(zhàn)駒
Focus Mares CX的車架基本采用圓形管材來制造
那里的天氣變幻無常,雖然吊剎仍然在CX賽事中占主導地位,不過被碟剎所取代也是不遠的事。美國本土車手Allen Krughoff將代表Noosa車隊出戰(zhàn),座駕是這款新Focus Mares CX。
1 1/8 — 1 1/4英寸的頭管規(guī)格在剛性和舒適性之間找到平衡
Krughoff這輛戰(zhàn)駒大量使用了ENVE的碳纖維零件,還使用了SRAM Force CX1套件
新Focus Mares CX的設計很多的借鑒了山地車例如前后油壓碟剎、前后桶軸、壓入式中軸,羽量級碳纖維車架、內(nèi)走線、和1×11傳動系統(tǒng)。雖然很多人看來這些都是不必要的,但Allen Krughoff顯然對新戰(zhàn)車非常滿意。
Allen Krughoff對這輛車的評價是:超級輕和高剛性的同時,你不會感到車架有什么形變或者松散,剎車性能也非常優(yōu)秀,它看起來像是不可戰(zhàn)勝的,實在是找不到它的缺點。新Focus Mares CX既強硬又舒適,輕盈而又堅固。
Clement真空胎和ENVE碳纖維車圈
前后軸均使用RAT專利桶軸
Krughoff和許多SRAM咱租車手一樣,將會使用Force CX1 1×11變速系統(tǒng)出征賽場
Force CX1是從Force 22變化而來,不過后撥則是從XX1中借鑒了許多
fi'zi:k Tundra 2坐墊和Enve碳纖維坐桿
外胎和車架之間還有充裕的空間
RAT——這或許是結合快拆和傳統(tǒng)桶軸兩大優(yōu)勢的完美輪組鎖緊系統(tǒng)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款車型配備了Focus專利的RAT(Rapid Axle Technology快速釋放技術)桶軸鎖緊機構。拆裝輪組變得非常快速和簡單,操作起來比一般桶軸更快,只需旋轉四分之一就能夠打開或者鎖緊RAT桶軸。桶軸的使用能夠提高輪組剛性,減少阻力,使輪組運轉更加順暢。RAT桶軸鎖緊機構具有比傳統(tǒng)桶軸更快的釋放和鎖緊速度。
前后油壓剎車
整潔利落的前剎車
雖然這套剎車支持使用140mm的碟片,但是Focus Mares CX就是為160mm的剎車碟片而存在的
藏在后三角的后剎車夾器
桶軸對于CX來說或許是曇花一現(xiàn)的新產(chǎn)物,但是SRAM Force CX1和碟剎系統(tǒng)無異會在將來逐步普及到CX賽事中。盡管Allen在訓練時依舊使用2×11的變速套件,不過他表示通過測試,F(xiàn)orce CX給他成熟、精致的感覺。正負齒牙盤和穩(wěn)定的后撥配合得很完美,在測試中表現(xiàn)非常穩(wěn)定。
整潔的內(nèi)部走線設計,因為使用了1×11速系統(tǒng),這個入線孔就此“退休”了
這對SHIMANO XTR鎖踏已經(jīng)有不少歲月的痕跡了
11—32T飛輪提供廣泛的變速范圍
雖然你對Krughoff的說法或者存在疑慮,但是有一個數(shù)據(jù)是你無法質(zhì)疑的:那就是總重量7.28kg的羽量級車重,一輛完整的Focus Mares CX加上一對SHIMANO XTR鎖踏,以及 fi'zi:k Tundra 2坐墊,這個重量即使放在高端公路車的陣營中也不會失禮的。“雖然整車重量很輕,但是車架非常結實、堅固,你可以騎著它風馳電掣而無需擔憂車子會發(fā)生問題”Krughoff說。
整車詳細配置
· 車架: Focus Mares CX P2T 10 Carbon Disc, size XS
· 前叉: Focus Mares CX P2T 10 Carbon T4 Disc
· 碗組: FSA Orbit IS, 1 1/8 to 1 1/4in tapered
· 把立: Enve Composites, 110mm x -6°
· 彎把: Enve Composites Compact, 1050px (c-c)
· 把帶: SRAM cork
· 前剎車: SRAM Force CX1 hydraulic disc w/ 160mm Centerline rotor
· 后剎車: SRAM Force CX1 hydraulic disc w/ 160mm Centerline rotor
· 前撥: n/a
· 后撥: SRAM Force CX1
· 手變: SRAM Red 22 DoubleTap
· 飛輪: SRAM PG-1170, 11-32T
· 鏈條: SRAM PC-1170
· 牙盤: SRAM Force CX1, 170mm, 42T
· 中軸: Enduro XD-15 PF30
· 腳踏: Shimano XTR PD-M980
· 車圈: Enve Composites 29 XC Tubular, 28H
· 花鼓: DT Swiss 240s
· 輻條: DT Swiss Aerolite
· 前胎: Clement MXP tubular, 33mm, 24psi
· 后胎: Clement MXP tubular, 33mm, 25psi
· 坐墊: fi'zi:k Tundra 2 k:ium
· 坐桿: Enve Composites, 0mm offset
來源:Bikeradar, James Huang(JAY編譯)
責任編輯:JAY
下一篇:返回列表
前美騎技術編輯,從山地、折疊、公路、鐵三,一路騎來,八年超過六萬公里騎行經(jīng)驗,三年跑步,兩年游泳,現(xiàn)為鐵人三項業(yè)余運動員,教練員,7場標鐵、4場113半程大鐵,多個鐵三訓練營、跑步訓練營、游泳培訓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