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USION的前叉以做工好并堅固耐用著稱,然而美騎評測小編決定拆開一探究竟,看看這款X-FUSION Slide 29前叉的內部結構如何,研究內部的油壓和氣壓結構做工及設計。
因為X-FUSION Slide 29是氣壓式前叉,所以在開拆之前要先將氣室里面的空氣放干凈;最好是使用工具把氣門芯拆除,確保氣室與外部大氣相通,沒有氣壓差,方便拆卸。使用了28mm的內六角套筒工具將叉肩左側的氣室蓋子逆時針扭出,可以看到氣室內部有一些潤滑油,大概有2-3毫升的樣子,氣壓活塞剛好被潤滑油浸泡;在氣壓活塞運作的時候確實可以保障氣室內壁與活塞密封圈之間的潤滑,另外還有氣密的作用。
將底部的阻尼調節(jié)旋鈕拆掉,拆開底部的固定螺母,氣室軸桿和阻尼軸桿與底筒連接得比較緊,需要借助膠錘敲出。由于油壓系統(tǒng)的軸桿有調節(jié)功能,這部分的拆除步驟需要小心,可以使用螺母旋入軸桿墊高一些,避免調節(jié)阻尼的中心部分外露,防止敲擊的時候將阻尼調節(jié)系統(tǒng)敲壞。在螺母底下的墊圈中間還設置了一塊橡膠密封墊,有一定的密封效果。
然后一步一步按順序拆卸就這么多部件,當然阻尼部分的墊片還沒有拆出來
X-FUSION Slide 29氣壓前叉基本就封閉式阻尼結構組,負責控制前叉壓縮和回彈速度的調節(jié)能力;而支撐部分就使用空氣作為彈簧,普通的軸桿活塞結構。
氣壓部分結構比較簡單,一根支撐氣壓活塞的鋁合金撐桿,它與氣壓活塞并不是硬性鏈接的,而是通過內部設定的氣壓頂在一起。一個向內部注入空氣用的氣室密封蓋、一支氣門芯、負壓彈簧組、防打底保護膠......
氣室部分的活塞使用塑料打造,活塞頂部是凸頂設計,中間部分要比較高一點。氣室活塞使用的是X型密封圈,跟一般的O型密封圈相比,X型密封圈的位置穩(wěn)定性、潤滑度、氣密性、耐用度等方面都要好一些。避震器的使用長期處于高頻率的往復運動中,X型密封圈可以防止扭曲翻轉,而且X溝槽里面可以預先儲存一些潤滑油,既有密封性也有潤滑性,在初始啟動運作的時候有良好幫助。
底部有一個防打底膠,看起來比較厚實,即使是沖擊過大打底了,也會有一些緩沖保護?吹綒馐医Y構部分有彈簧機構的,可以判斷它是單氣室結構,它主要擔當負壓彈簧的作用,幫助氣室結構震動吸收的靈敏性;由于彈簧的磅數(shù)和行程屬于固定的狀態(tài),負壓調節(jié)的手感并不能實現(xiàn)調節(jié)。
氣室撐桿上面有一些卡槽,這就是前叉內部自帶的行程調節(jié)功能(80-100-120mm),這需要拆開氣室部分才能實現(xiàn)調節(jié)。拔除彈簧一頭的塑料保護套就可以看到負壓彈簧的固定用開口卡簧,拆除再移至兩一個卡槽就能實現(xiàn)避震行程的調節(jié),并不用外加什么配件來調節(jié),算是比較便利的一種。
阻尼結構基本上都是金屬結構,小編并不質疑它的使用強度,這也許是叉子比較重的其中之一的因素
壓縮阻尼機構在油壓系統(tǒng)中負責“鎖死”的任務,這款X-FUSION Slide 29氣壓前叉的鎖死調節(jié)只有兩檔,打開或鎖死,結構比較簡單實用。
Slide 29的油壓鎖死機構并不是完全封閉的狀態(tài),閥門本體上設有旁通油路,即使是鎖死的狀態(tài)下,避震油還是可以通過旁通油路緩慢注入另外的油藏內,所以叉子在鎖死的時候并不是100%僵硬的狀態(tài),鎖死提供的是適合爬坡的支撐性而非變成“硬叉子”。油壓墊片有彈簧支撐,有單向流通輔助的功能。按照壓縮油壓走向,它可以在鎖死的狀態(tài)下壓縮行程,避震油通過墊片的面積覆蓋住旁通油路的孔口讓避震油緩慢流過,以增加壓縮阻力;而回彈的時候墊片會被反向回流的避震油沖開,避震油可以通過油路迅速回到另一側,避震行程可以快速恢復。
Slide 29前叉的鎖死結構只有兩個檔位,上圖可以清晰看到內部撥桿調節(jié)主要油路的開啟和關閉。當孔口開啟的時候,避震油可以通過主副油路快速通過另一端,避震器屬于開啟狀態(tài);若孔口調節(jié)關閉,避震油只能通過旁通副油路緩慢通過另一端,增加了流通的阻力提高了壓縮的力量,避震器屬于鎖死狀態(tài)。
前叉調節(jié)回彈阻尼的旋鈕在底部,所以底部的這個機構是屬于回彈控制部分的零件。它的原理跟壓縮阻尼的原理結構差不多,主要功能是控制避震器壓縮之后限制回彈快慢的控制,通過油壓閥門等的機構實現(xiàn)這種功能。
活塞底部同樣設計一個單向導通的墊片和彈簧,避震油可以沖開閥門墊片輕易通過另一端,但要回到另一頭的時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這就是為了增加回彈時候的阻力。
回彈的控制主要通過中間的主油路閥門控制實現(xiàn),通過轉動底部的回彈阻尼調節(jié)旋鈕調節(jié);貜椬枘嵴{節(jié)內部實際上是一支螺桿,通過閥門開啟度的面積控制避震油的流量。閥門全開的時候流速最快,回彈阻力最;閥門半開的時候,流速減慢,回彈阻力增加,前叉回彈變慢;閥門關閉的時候,避震油不能通過主油路流向另一側,要通過活塞墊片的副油路空隙流向另一側,這時的避震前叉回彈速度最慢。
阻尼桿底部是與前叉管腳相連接,此處便設置了一道密封圈(氣室部分的撐桿底部也有),加上外部的墊圈就有兩道密封措施,通常前叉管腳部分會有一些潤滑油在里面幫助內管與外管之間的潤滑,這兩道密封圈可以防止底部漏油的事故。看來X-FUSION對這方面是頗有心得。
小編認為X-FUSION Slide 29氣壓前叉的外觀涂裝并不算十分的炫酷,屬于比較低調的類型;使用功能上面在兩千元級別的前叉來說還算可以,有基本的壓縮和回彈阻尼調節(jié)功能,30級的回彈阻尼調節(jié)足夠使用,但只有兩級調節(jié)功能的壓縮機構就稍嫌覺得不足,如果可以多一個按中間的調節(jié)檔位會比較完美。兩千元級別的前叉能有這種精度的做工確實不錯,各種精美的金屬部件構成的系統(tǒng)應該會比較耐用和堅固。當然,前叉的好壞并不能單靠內部精美的金屬部件來判斷,要實際測試才能斷定,X-FUSION Slide 29前叉已經(jīng)在裝車測試當中,更多的使用感受請繼續(xù)關注美騎網(wǎng)評測欄目。
責任編輯:D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