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產(chǎn)品快訊 產(chǎn)品評測 零部件 公路車 山地車 城市車
德味兒小玩意 Fidlock Twist磁吸水壺系統(tǒng)評測
來自德國的Fidlock并不是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自行車品牌,而是一個扣具廠商,他們的客戶有Nike、Y-3、The North Face等運動戶外品牌。至于自行車方面的客戶,幾乎所有使用磁吸扣具的頭盔品牌都是他們的客戶,例如LAZER、ABUS和Kplus,Specialized雖然沒有明確表示,但從他們的磁吸扣結構上看來,應該也是Fidlock的專利系統(tǒng)。
也許是Fidlock看一種頭盔品牌用他們家的磁吸在自行車市場混得風生水起,他們自己也想插一腳,所以推出了這套Twist磁吸水壺架/儲物架系統(tǒng)。
看到這新奇趣怪的東西,小編忍不住剁手,采購回來體驗一番。到手的是兩樣東西,左邊的Uni Base+Bottle 600為一組,右邊的Uni Base+Uni Connector一組。Twist為模塊化設計,所以下面小編會按照模塊來講解這套產(chǎn)品,方便大家理解。
首先是Base底座,底座分為單獨零售的通用款Uni Base和Bottle 600上帶的Bike Base兩種。
可能是由于官方?jīng)]有單獨印刷對應的包裝,Uni Base通用底座直接流用了Uni Base+Uni Connector的包裝,也可能是讓代理商自行劃掉Uni Connector字樣,反正到手的直接一張標簽貼掉了全部……包裝背面介紹了它的安裝方式。
▲包裝內(nèi)則有釋放原力!哦不,是磁力!的字樣
把Uni Base通用底座拆出來是這樣的,束帶和底座背面的橡膠等與車架的接觸面非常柔軟,不用擔心刮花車架。
▲緊固并纏繞好束帶后就是這個樣子的啦!
由于小編入手的是水壺套裝,固定在車架水壺架孔上的Bike Base底座整合在套裝中,當然也可以單獨購買。至于注意事項上的No sparkling water是不要灌入有氣飲料,原因嘛,還有人沒開過搖晃過后的飲料么?
▲內(nèi)層同樣有特別的字樣,準備好感受磁吸引力了么?
直接固定在車架水壺架孔上就好,但要注意兩點,一是底座上有箭頭和UP字樣,安裝時要看方向,二是需要使用自帶的傘頭螺絲,用錐頭螺絲的話會干涉水壺吸入。
模塊化的第二部分是連接器,其中Bottle 600水壺上自帶專用的連接器。只要松掉束帶上的內(nèi)六角鎖死,再用硬幣或5MM內(nèi)六角扳手逆時針旋轉(zhuǎn)中間的蓋子(其實是水壺的鎖扣),就可以將連接器與水壺分離,F(xiàn)idlock提供修補的專用水壺,這樣就無須整組更換。拆解后小編發(fā)現(xiàn),主要固定水壺的是中間的鎖扣,束帶只起保險作用,只要你夠大膽,完全可以不用束帶使用。
如果嫌Fidlock的水壺沒自己現(xiàn)有的水壺好看,那么另外一款Uni Connector通用連接器可以幫你忙。小編認為這個才是Twist系統(tǒng)的精髓,包裝上說你可以把其他水壺、瓶子或香蕉固定在上面,連展示用的硬塑料片都是瓶子和香蕉形狀的。當然,它的能耐并不止于此……
通用連接器通過單向鎖緊+快放形式的BOA旋鈕收緊兩條鋼絲來固定承載物,與承載物接觸面添加了海綿襯墊,防止異響以及刮花承載物表面。
模塊化設計的第三部分自然就是水壺本體,F(xiàn)idlock提供600ml和450ml兩款水壺,小編手上這款是600ml的。
臺灣產(chǎn)的水壺使用PP5聚乙烯制造,這是塑料水壺的常見套路。透明灰的瓶身涂裝非常簡潔,十分方便用戶觀察瓶內(nèi)飲品余量。瓶身塑料較硬,喝水時捏下瓶身比較費勁;但也有著瓶身回彈快的優(yōu)點,不像某些瓶身硬度適中的水壺那樣,喝完水等瓶身復位要等半天,真乃一款“硬派水壺”。
瓶嘴使用大口徑設計,插拔阻力較大,并不順滑,好在出水流量夠大,整體表現(xiàn)不過不失。
Bottle 600的整組重量為124克,而常見的Elite Custom水壺架搭配550ml的Elite水壺重量為132克。所以別看這套磁吸水壺系統(tǒng)結構復雜,但相比一般水壺架+水壺還是具有一定重量優(yōu)勢的。
如果你覺得這款水壺不夠自己現(xiàn)有的水壺漂亮風騷,那么可以使用通用連接器來固定自己的標準水壺。
或者礦泉水,BOA的鋼絲正好可以順著怡寶瓶外的溝槽固定瓶子。
綁個外表光滑的“精神食糧”,“肥宅快樂水”(不過小編這無糖零度是虛假的快樂……)也不成問題,十分牢固。過年期間,小編去給朋友送支氣泡酒,發(fā)現(xiàn)它綁個大酒瓶都不是問題……
▲也可以綁個鎖鞋……
想必聰明的讀者們看到連接器磁吸上的單向槽設計,已經(jīng)大概知道水壺的使用方式了。其實磁吸上的卡環(huán)也是頭盔卡扣同款的單向設計,可以垂直吸入底座。
順時針旋轉(zhuǎn)就可以將水壺取出,單由于單向槽均為順時針旋轉(zhuǎn)設計,這導致水壺在下管位置是從右側取出,在立管位置則是左側取出。小編希望Fidlock在后續(xù)能推出逆時針旋轉(zhuǎn)的版本,這樣就可以在同一側取出水壺了,而不用左右開弓。
在使用層面,這標新立異的拿取方式還是需要習慣一段時間的。至于磁吸系統(tǒng)的操作手感方面,簡單說就是“在吸入時有扣下扳機的快感,在旋出時則有拉動槍機的快感”,機械感非常強,小編個人是挺喜歡這種手感的。但由于磁吸較小,在放回水壺時的容錯率并不像傳統(tǒng)水壺架那么高,剛開始使用時經(jīng)常各種“MISS”,熟悉一段時間后,這個問題有很大改善,并且發(fā)現(xiàn)反手拿水壺的“命中率”會更高。
▲通用底座的各種安裝方式
你們肯定會問,這款水壺架是噱頭還是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答案是可以的。由于旋轉(zhuǎn)取出和垂直吸入的使用方式,450ml版本水壺對一些極小尺寸車架和全避震山地車架特別友好,不再有車架卡水壺的煩惱;對于一些沒有水壺架孔的折疊車,使用通用底座可以讓它們“憑空變出一個水壺架”。既然提到了全避震山地車,你們肯定懷疑在全避震山地車騎行的路況上,這水壺真不會顛掉么?Fidlock官網(wǎng)拍著胸口保證,磁吸系統(tǒng)經(jīng)過各種路況的測試,絕對不會發(fā)生掉水壺這種尷尬的事情。在一些外媒山地車網(wǎng)站的測試中,TWIST的可靠性也得到了驗證。
當然,水壺架系統(tǒng)對于小編我來說只是個玩具,真正解決切身需要的還是萬能的通用連接器。恰逢春節(jié)前小編騎行430km回家(稍后會更新游記),又不想使用累贅的大型尾包,就是用了Specialized坐墊的水壺架轉(zhuǎn)接座,帶了一個工具壺和儲物壺。不過補給食品就放不下了,我又不想把補給放在騎行服口袋里增加背部的負擔,所以直接簡單粗暴地用通用連接器外掛補給,十分硬核,在路上補充一兩條士力架也能十分方便地固定住。
當然,你們會說這不就是把帶一卷電工膠帶,把補給往上管貼就能解決的事兒么?顯然不是,在路上的第二天,天氣一下子晴朗起來,氣溫驟升,這時小編就把補給轉(zhuǎn)移到騎行口袋里,把脫下來的護膝、袖套和防風馬甲連帶氣筒卷成一團,直接掛在通用連接座上,而不用一大團都塞進騎行服口袋,影響軀干的散熱。
當然,這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方案,缺點就是搖車時承載物會刮大腿,不過小編這次長途無須爬坡,全程都沒怎么搖車,自然就無視了這個問題。
Twist系統(tǒng)的有趣還不止于此,對于戶外愛好者和軍迷們,F(xiàn)idlock還提供TEX Base夾片底座,讓水壺通用底座無縫連接各種戶外裝備。
最后,由于這是一款德國產(chǎn)品,自然售價并不便宜,Bottle 600要價303大元,Bottle 450同價,修補水壺則為133大元一個。雖然比一般的塑料水壺架+水壺貴上不少,但似乎還是比大牌正品碳纖維水壺架便宜……通用連接座由于其結構更復雜,則要價379大元,作為一款玩具來說,確實算不算高性價比,但通用連接座的多功能性還是值得點個贊的。
責任編輯: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