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產(chǎn)品快訊 產(chǎn)品評測 整車資訊 公路車
巴斯克山羊 全新ORBEA ORCA公路車評測
眾所周知,山羊是一種十分擅長爬坡和攀巖的動物,今天我們測試的車款就是一只來自西班牙巴斯克地區(qū)的“山羊”——今年新推出的ORBEA第七代ORCA。
小編還是第一次測試ORBEA的公路車,所以先簡單地聊聊ORCA這個歷史悠久的車系。一說到ORBEA的公路車,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象征巴斯克地區(qū)的那抹橙色,與08年北京奧運公路冠軍薩繆爾·桑切斯。其實桑切斯獲得奧運冠軍時,騎的是第二代ORCA,在國內(nèi)不算常見。當時國內(nèi)相對常見一些的是12年推出的第三代ORCA。
15年推出的第四代ORCA時,當時國內(nèi)的代理商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路,所以這代車也并不常見。后續(xù)的第五代和第六代ORCA在國內(nèi)幾乎沒見過。后來在18年,ORBEA將氣動車型獨立成ORCA AERO產(chǎn)品線,在國內(nèi)市場也是完全沒見過這款車。
從ORCA的家族譜系可以看出,車架的設計風格是比較反復橫跳的,前三代多少還有點氣動元素;第四和第五代則轉型成為純爬坡車風格;第六代則成為了當時流行的綜合競賽型風格。
而今年發(fā)布的全新第七代ORCA,則又回歸了輕量化純爬坡車的風格。小編對這款車還挺感興趣的,由于錯過了試騎會,所以專門找代理商華球借了一輛車來試試。
我們測試的這款車型配置非常有意思,型號為ORCA M30ILTD PWR(ORBEA的命名體系確實挺混亂的……),除了套件外,其他東西均為頂級產(chǎn)品。
測試車就是第七代ORCA的主打涂裝坦桑石紫清漆涂裝,使用了裸碳涂裝來降低重量,為了避免過于低調(diào),在啞光清漆中摻入了紫色的閃粉顆粒,所以車架看上去是顯出一種特別的紫色。
實際上車架的碳紋還是清晰可見的,目測這個就是第七代ORCA最輕的一個涂裝了。
另外ORBEA也提供定制涂裝服務,小編在香港同榮新店開業(yè)時,就看到了眾多定制涂裝的ORCA。
全新ORCA通過使用大量圓管來優(yōu)化車架重量,測試的OMX頂級車架的官方重量為745克。不過從車架這粗壯的管型就可以看出,ORCA OMX并沒有一味地追輕,還是非常重視車架剛性的。
▲拉絲銀的大Logo點綴一下恰到好處
前叉則是完全追求輕量化的設定,纖細的叉腳都快趕上小編的Aethos了,連ORBEA招牌式的外撇折彎叉腳造型都放棄了。
為了輕量化,叉腳在底檔下方極速收窄,造型比AETHOS都要夸張。
前叉上的不對稱涂裝是這代ORCA的一大特色,小編個人覺得挺有意思的,但強迫癥患者們可能受不了……
▲前叉上的兩道杠與RAPHA騎行服挺般配的
叉肩的線條涂裝與頭管相呼應。由于是重視車頭剛性的爬坡車款,不用過于追求低風阻,所以前叉舵管和頭管就都沒搞些奇葩設計,使用了標準的圓舵管與上線1.5英寸軸承方案。
看ORBEA的高配車型都配備VISION一體把,會想當然地認為用了FSA ACR規(guī)格的碗組。但實際上是ORBEA自己開發(fā)的一套ICR碗組規(guī)格,搭配自家OC的內(nèi)走線把立,來實現(xiàn)半內(nèi)走線?梢酝ㄟ^更換售后的碗組蓋來切換成ACR規(guī)格。
上管與頭管連接處的倒角造型妥妥的是在向第五代ORCA致敬。
新款ORCA架型上最大的特色莫過于這個又寬又扁的上管,小編非常喜歡這個造型!
▲ORCA LOGO
車架下管的管型非常粗壯,以提供出色的剛性。從架型就可以看出,全新ORCA是一款追求騎行體驗的車,而非氣動效果?粗@粗壯的圓型下管,有種夢回2012的感覺,想起了小編的第一支碳架:SuperSix HM。
粗壯的下管保護很到位,出廠就已經(jīng)貼好了薄款車架保護貼。
車型的標簽位置貼得十分獵奇,位于頭管下方的下管下部。看來ORBEA的整車都是在西班牙組裝的。
▲立管是非常傳統(tǒng)的圓管造型
為了增加輪胎間隙,立管下部有個切口造型避讓后輪。新款ORCA提供高達32c的輪胎間隙,給用戶更大的輪胎選擇空間,是不是有種“老鳥車”的感覺了?
測試樣車為51碼。在暗色調(diào)的車架上,UCI認證Logo打在這個位置顯得有些出戲。
后上叉使用了高連接點造型,非常傳統(tǒng)。但在傳統(tǒng)中結合了一些現(xiàn)代化造型,例如這個機翼狀的氣動叉肩?瓷先ニ坪踹真是能減少一丟丟后上叉迎風面,但在一款偏向爬坡的車架上,似乎用處不大,更多的是增加設計感。
新款ORCA使用了隱藏式座管夾,但51碼仍有高達48cm的立管長度,好處是顯得車架不會比較壓縮,壞處自然是車架的跨高數(shù)據(jù)可能會比較大。
整合式座管夾使用M4幾米螺絲來推動滑塊,并且鎖緊力矩高達5Nm,對工具的精度要求較高,調(diào)整時千萬要注意。
近年的新車大多是氣動管型,小編也很久沒看到這種需要避讓前撥的立管凹面造型了。
立管與五通加大了連接面,形成較大的五通區(qū)域,增加踩踏剛性。值得一提的是,新款ORCA使用了現(xiàn)今相當少見的BB386規(guī)格,大家可以想想現(xiàn)在還有什么車是BB386規(guī)格的。不過有一說一,小編還是覺得BB386在保證了性能和兼容性的前提下,用起來比T47規(guī)格要方便一些的。
后上叉也使用比較寬扁的管型,與車架上管相呼應。
新款ORCA辨別頂級和次級車架的方式比較獵奇,頂級車架會在左側后叉腳后面打上“OMX”logo。
右側后叉腳也是比較獵奇,都用這種螺紋結構的尾勾了,為啥不索性使用通用性更好的UDH規(guī)格。
從一開始的ORCA家族圖譜可以看出,粗壯的后下叉算是ORCA的家族式設計了。全新ORCA為了輕量化,連家族式設計都舍棄了,后下叉比較纖細。但中段有個折彎造型,算是對ORCA家族的老前輩們致敬了。
車架幾何方面,ORCA提供了47-60碼共7個尺寸,尺碼劃分還算細致。STR值呈線性增長趨勢,小尺寸車架的幾何相對激進。47和49碼的Stack比較低,顯得比較嚇人,但其他尺寸的STACK還算友善。
雖然使用了整合式座管夾,但實際立管長度還是偏長的,所以車架架型顯得比較傳統(tǒng),跨高也偏高一些。小編這種小短腿騎51碼很合適,就是稍微有些“卡蛋”。
為了保持車架的響應性能,ORCA全尺寸使用了比較激進的408mm長度后下叉。前叉為兩個RAKE值,盡量讓小尺寸車架的操控性保持一致。但實際47和49碼的TRAIL還是偏大一些,取向穩(wěn)定;其他尺寸都貼近標準的58左右,結合較短的軸距,車輛操控十分靈敏。
下面來聊聊ORCA M30ILTD PWR的配置。整車的配置很實用,屬于該省省該花花,錢都花在刀刃上。套件配備了Shimano 105 R7170套件。眾所周知,套件是體驗差距最小的地方,也就重量上會有些妥協(xié)。套件齒比使用了52/36T牙盤搭配11-34T飛輪,可以同時兼顧平路騎行與爬坡的需求。
其實牙盤已經(jīng)是帶4iiii單邊功率計的版本,用戶可以省去購買功率計的二次消費。這個牙盤已經(jīng)可以讓用戶用很長一段時間。
前叉碟剎座的造型也很特別,為了保持叉腳纖細的造型,ORBEA不惜把碟剎座凸出叉腳,令平裝式的碟剎座看上去像直裝式一樣。
可能是代理商的試騎車比較多,輪組搭配比較混亂,這輛車的碟片升級成了UT級別的MT700。
值得一提的是ORCA使用了MAVIC規(guī)格的SpeedRelease半開放式叉腳,結合變徑造型的輕量化桶軸,無需完全拔出軸桿即可拆下輪組。小編之前的SYSTEMSIX就是同款結構,用習慣后還是覺得這個結構十分方便。
輪組方面,配備了ORBEA自家品牌OQUO的RP45LTD頂級輪組?吹竭@個品牌,想必大家的第一個疑問應該和小編一樣,就是“OQUO”應該怎么讀……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對輪組是45mm框高的,屬于比較綜合的輪組,適合丘陵地形和緩坡使用。輪圈寬度比較克制,29mm外寬搭配21mm內(nèi)寬,屬于中等寬度的輪組。
OQUO的公路輪組都使用了這種不對稱截色涂裝。可能還是因為代理商的試騎車或輪組比較多,搭配錯了,這輛車的前輪是亮光涂裝,后輪是啞光涂裝的。值得一提的是,LTD系列輪組均提供9款不同的色塊涂裝,這SKU有點嚇人……
ZIPP會為其他品牌提供花鼓已經(jīng)不是新聞。OQUO輪組的配方與ZIPP一樣,次級輪組ZR1花鼓+SAPIM CX-Sprint輻條、頂級輪組Cognition VS2(也就是大家素材的NSW花鼓)+SAPIM CX-RAY輻條。
RP45LTD的官方重量為1390克,在現(xiàn)今這個時代,一對45mm框高的輪這個重量似乎不算輕。作為對比,花鼓、輻條甚至框高都一樣的ZIPP 303 NSW的實稱重量為1574克,這么看的話,似乎RP45LTD的重量還說得過去。
與輪組搭配的是Vittoria CORSA N.EXT開口胎加丁基橡膠內(nèi)胎,這款輪胎的開口版在重量上會有一定優(yōu)勢。
操控組件均為ORBEA自家旗下OC品牌產(chǎn)品,盲猜一個“OC”就是ORBEA COMPONENTS的簡稱……把立為ICR整合式走線的RP10鋁把立,這種鋁把立就不要在重量上有什么期望了……
把立附帶的整合式碼表架提供雙槽位,喜歡使用小碼表的用戶狂喜。
車把為OC RP11碳彎把,把橫區(qū)域為經(jīng)典的圓管造型。西班牙人到底是有多喜歡分體把立加圓管把這種傳統(tǒng)搭配……看來把組上還有很大的減重空間。
把帶規(guī)格也挺高的,配備了LIZARDSKIN的把帶。
座管同為OC的產(chǎn)品,是根型號為XP10-S的碳纖維座管,后飄高達20mm。搭配的坐墊為FIZIK新款的Antares R3。
OC的座管LOGO十分低調(diào),不仔細看是真看不到。另外可以發(fā)現(xiàn)座管頂部有專門調(diào)整角度的螺絲,實現(xiàn)更穩(wěn)固的固定效果。
騎行體驗如果你試騎過的車款夠多,有些車架一看就能猜到它的調(diào)性,特別是ORCA這種管型比較特殊的。為了測試ORCA的性能,小編還特意去跑了一趟南昆山環(huán)線。
粗壯的下管和五通提供了優(yōu)秀的抗扭剛性和踩踏剛性,雖然車架不像Aethos那么輕,但感覺剛性重量比來說ORCA會更好一些。結合較短的軸距和后下叉,ORCA提供了極佳的響應速度,特別適合在陡坡發(fā)動進攻或響應對手的進攻。
雖然整車的重量還是到了7.5kg,小編“稍微”改裝了一下,整備質(zhì)量也還有7.2kg,但實際騎行體感非常輕快,感覺會像6.6kg左右的車。
看似纖細的前叉一開始以為剛性會比較一般,但實際表現(xiàn)遠比想象中要好。加上40cm的車把寬度對于小編來說寬了一些,其結果就是提供了很好的搖車感受。搖車的節(jié)奏非常順滑輕盈,就像感受不到手上有車一樣。不愧是巴斯克地區(qū)出品的車款,騎行感受非常符合當?shù)剀囀值男枨蟆?/p>
ORCA非常靈活的操控特性對用戶自身的騎行經(jīng)驗會有一定要求,下坡時雖然過彎和切線時的感覺很好,但等到速度上去時,穩(wěn)定性表現(xiàn)一般,特別是大風天和與大車會車時,經(jīng)驗不足的用戶很會感覺有點心慌。
舒適度方面,可以感覺到車架本身的減震表現(xiàn)一般,顛簸路面?zhèn)鬟f到腳上的震動比較多。好在有27.2座管的加持,中和掉不少震動;車把由于是厚重的鋁把立,加上把帶比較薄,傳遞到手上的震動也比較多?偟膩碚f舒適性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
ORCA最大的短板自然是其氣動效果,而且是我們這種水平一般車手也能感知到的差距。雖然RP45LTD輪組已經(jīng)盡可能地彌補平路巡航上的劣勢,但40km/h以上的速度時還是能感受到差距。最明顯的差距發(fā)生在60km/h以上的下坡時,在小編人車總重量占優(yōu)的情況下,還是能被某騎氣動性能領先車款的朋友輕松超越。
另外一個槽點沒有體現(xiàn)在性能上,而是ZIPP的Cognition VS2花鼓。雖然花鼓的性能表現(xiàn)不錯,不過保養(yǎng)周期實在是太短了,騎行100小時或者3000km就要清潔并潤滑棘輪,而且需要使用專用的低粘度油品,使用成本較高。
售價方面,這輛ORCA M30ILTD PWR的售價為44900元,對比ORCA OMX車架組34900元的售價來說,讓人感覺還是比較劃算的。僅多了1萬元就獲得了帶功率的105 Di2套件加頂級規(guī)格的輪組。
最后總結一下,全新ORCA并沒有隨大流去“卷”氣動性能做一款綜合車款,而是一款主打騎行體驗的純爬坡車型,主打一個爬得爽快。雖然重量看上去不算輕,但依然提供了十分出色的騎行感受,并且還有很大的改裝潛力。喜歡爬坡的小伙伴可以考慮一下這款車。充足的輪胎間隙也使ORCA可以裝上寬胎,挑戰(zhàn)更多不同的路況。
責任編輯: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