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40歲的壯舉:我用單車橫穿美國大陸(圖文)
我擁有很全面的路線規(guī)劃經驗,同時也可以通過聯系各地車友、俱樂部和各種機構(可以通過美國單車探險協會網站的黃頁得到聯系方式)來制定一條路線,但是我還是選擇跟隨美國單車探險協會的地圖。詳細的地圖省去了我不少搜索的功夫。(而且我覺得這些地圖實在賣的太便宜了,呵呵。
控制自己的速度
根據我過往的經驗,我對自己的速度也有一個大致的概念——大概70-80英里一天——不過我不會定死我的進度。隨身攜帶著美國單車探險協會的地圖,標注好住宿的細節(jié),我決定每天騎到天黑就停,看天氣、路況和體力,能騎多少就騎多少。
對于某些車友來說,這樣的計劃可能過于隨意,最好還是提前決定好走走停停的細節(jié)比較好。但是太多因素可以影響你的計劃,包括天氣、體力、車子狀況等等,所以要提前安排是不可能的(大體的時間可以預測,但是兩個月中每天的行程不可能)。
每個人每天騎行的路程都不一樣。很多人覺得50-70英里是一個非常舒適的距離,雖然很多車友因為趕時間或者經常鍛煉的關系可以騎行更多。
出發(fā)時間
我在7月底開始了我的旅程,而其他騎Northern Tier或者TranAm路線的車友則會較早出發(fā),因為5月和6月的氣溫相對涼爽。雖然我的確是碰到過非常熱的天氣,但是我在秋天才來到新英格蘭,這時候新英格蘭的溫度對于騎車非常理想。
如果你走南方的路線,一定要避開夏天,因為高溫和潮濕即使不會給你帶來危險也會令騎行非常不爽。
大包小袋
在我出發(fā)前不到一周的時間里,我買了一輛新的旅行車和馱包,并開始裝備車子的配置。我開始感覺到這個計劃實在有點瘋狂,并開始為獨自走過這么長的旅程而緊張。因此我拼命想帶上所有我能帶的東西,以防萬一——萬一找不到商店,萬一我的車子在沙漠中壞掉,萬一……只是以防萬一。
所以我開始不停打包,當我的馱包已經放不下更多的東西了,我又買了一個小拖車,這樣我又帶上了更多的東西。所以在我到達芝加哥的米德韋機場的時候,我的行李重達212磅,包括一個9磅的筆記本電腦、21件換洗衣服、4對鞋、和一大堆裝備零件(有車架、氣筒、花鼓和頭碗組還有12條車管)。
米德韋機場
我對于騎車旅行再熟悉不過。在過去的20年我曾當過不下百次騎車旅行導游(以前我擁有一個自行車旅行公司)。所以我知道旅行的所有需要。不過當我不得不考慮衣食的時候就難免緊張,結果就導致面前的212磅行李。
經過10天自虐式的負重下坡騎行后(375磅,算上我和車子,這樣的重量給剎車造成很大困難,尤其是當我以每小時30英里的速度下坡的時候),我終于將80磅的裝備和小拖車寄了回家。這讓我輕松許多,不過我的大腿已經鍛煉得可以和東德舉重選手媲美了。
剩下來的東西有5套換洗衣服、雨天的裝備、梳洗用具、基本的修車工具(3條車管、換胎工具、多功能軍刀、備用剎車膠、4條輻條和一個氣筒)、手機、手機充電器、急救箱、前后馱包、車把和地圖。(注:下面的網址可以找到推薦的行李裝備:www.adventurecycling.org/features/packing.cfm)。
這些都是我必須的東西。
上一篇:躺游程集古鎮(zhèn)(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