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ACT大環(huán)線騎行(2)我是騎行線上背得最重的那個大傻瓜
沒有了后貨架,意味著我所有的東西都要背在雙肩上(騎這一路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外都是團隊出行,單個的也有專職騎行陪護員、背夫隨行,我是光桿司令一個,ACT垂直四季所需要的裝備我都得背在肩上)。
行前,我為要帶哪些裝備糾結過。東西帶的太多背不動,帶的太少吃虧受苦只有自己知道。
出發(fā)前,看了哪邊有過水路段,也問了尼泊爾的朋友“要不要帶涼鞋“,為了減重最后還是沒帶(連拖鞋都被裝進包又扔出來)。結果,開騎沒幾天每天烤鞋、光腳進浴室。到茶梅,實在扛不住了,花了900尼幣(相當60元人民幣)買了一雙Made in China拖鞋。
最后悔的是我長途騎行必帶的電吹風這次沒帶,害得開頭下雨的那幾天沒有干衣服穿;最英明的是買了補充能量的鹽丸還有維生素C泡騰片,每次給壺里來一片,立馬滿血復活!
(三)阿尼哥“三條妙計“助登頂
結識都拉、科爾,意味我獨騎的結束。
在馬南,都拉給我三條建議:一是請一個背夫,這樣你能輕裝上陣,更有益于登頂;二是翻海拔5416米坨龍埡口,最好用兩天時間,每天提升7、800米來適應高原環(huán)境;三是到了前進營地,務必在第二天早六點前出發(fā),這樣可以趕在下午強風來臨之前翻過埡口,順利下撤。
都拉長年在這條線上服務,他的建議應當相當專業(yè),我沒有理由不照辦。
沒了雙肩背,腳下蹬踏跟著輕松了不少;海拔4050米的牦牛場客棧與海拔4850米前進營地,我們都是下午兩點就到,到后趕緊睡覺。
癡迷歷史,酷愛旅行,戶外運動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