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菲兒的滇藏線獨行日記(一)出走的理由
作者Fier斐兒獨行滇藏線,從借車到出發(fā),從買裝備到學習修車,“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背后都是平時的日積月累”,美騎網(wǎng)每周五連載,歡迎評論支持。
我期待的旅行應如同游牧,不為旅途的美景或目的地,不追求刻意的形式,遠離體面的工作,拋棄累贅的家當,選擇未知,居無定所。去陌生的地方,遇見善惡,累了就休息,喜歡就住下,做一份臨時工換來一日三餐和旅途費用,途徑繁華或荒涼,和某些人同行某段路,然后像nomadland居民一樣道別:see you down the road
出走的理由
旅行一定要有目的嗎?為了南迦巴瓦,為了圣城拉薩?為了身體力行朝圣路?并不盡然。累了就休息,喜歡就住下,像游牧民一樣流浪。也沒有刻意選擇騎行,只是喜歡慢旅行的方式。相比時速90km/h的趕路,時速15km/h的單車能看到更多的風景,遇見更多的人情。
從此,旅行不只是窗外的風景。還要看到,摸到,聽到,路過并參與其中。
比如你會偶遇一只曬太陽的鼠兔和一群緊貼在懸崖上的巖羊;會被寶石藍的溪流吸引,望著它融入薄荷綠的江水;會路過陰冷的山谷,從此無比渴望暖陽;會被瀑布的冰層斷裂的細微聲嚇到;被灌木叢所展現(xiàn)的自然法則震撼。也會經(jīng)過一波又一波徒步的藏民,跟他們一起坐到太陽下休息,討一杯甜茶或者點心,相互加油然后道別。
脫離按部就班的生活和舒適區(qū),每一秒都是嶄新的。廣袤天地間大口呼吸感受自我,每個毛孔都沐浴在陌生的空氣里。
“你希望自己有一天,果真能如他們一樣,過得自在且熱情,能拿著大骨啃肉,能擁有自己所歸屬的泥土的味道!
”11月的天氣,埡口下雪怎么辦?爆胎怎么辦?被狗追怎么辦?你一個女生,不害怕嗎?”
我當然害怕,但下雪可以搭車,爆胎先學換胎。最怕被狗追,那就因為怕狗不去了嗎?等我老了,再回想起來,我不希望因內(nèi)心膽怯而未完成許多本應能做到的事情! 不要問為什么,也不要索取答案,每個人對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樣,如果足夠喜歡,那就出發(fā)吧“
讓我再看你一眼——梅里雪山
2020年5月份,從一名建筑師轉變?yōu)橥讲?strong>雨崩的戶外領隊, 云南呆了6個月,在梅里山中的日子差不多60天, 麗江到德欽的路走了33遍,飛來寺睡過17晚,而完美的日照金山只遇到3次。第三次,便是出發(fā)滇藏線的這天。
▲梅里雪山
單車借的朋友的。從決定出發(fā)到真正上路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學習修車、補胎、買裝備......期間甚至還去爬了哈巴雪山。大腿還沒從酸痛中恢復,便急匆匆搭上開往飛來寺的大巴。計劃從飛來寺出發(fā),原因麗江到德欽的這段路我太熟悉了,倒背如流,也可省去翻白馬雪山的艱苦。飛來寺前行100公里便進入西藏地界,抵達鹽井。朋友打趣到:”實在騎不動,你就鹽井一日游吧。“
一個從沒有騎行過的人,第一次出發(fā)就是大膽的1000km+滇藏路。但和《轉山》里作者描寫的20年前的滇藏線相比,如今的騎行路已如天堂。平坦的柏油路,遍布的網(wǎng)絡、導航和無數(shù)的先行者寫好的詳盡的通關攻略,細致到哪里有狗,哪里有橫風,哪里落實,哪里補給,哪里吃午飯都有標注。最危險的應是沿途來往的大貨車了。當世界變得扁平,漫漫長路就不再恐怖。
把自己裹的嚴嚴實實,時速40邁,沖出飛來寺的大下坡。中指和無名指緊扣剎車,逐漸麻木。連續(xù)30多公里的放坡,讓離開變成一件如此容易的事。第一次在鹽井和 雨崩 的岔路,選擇鹽井,駛入那條完全陌生的道路。突然有種和相處了很久的好友告別的失落,不知道何時再見,甚至余生都不會再見的失落。但和未知帶來的欣喜和憧憬相比,只是一瞬。
自行車視角再看自己走過幾十遍的路,竟然如此不同?ㄍ吒癫┚薮蟮纳襟w高聳眼前,橘光熠熠,比之前每一次都顯得更巍峨,更震撼。凜冽的空氣充斥脾肺,渺小的騎行者,孤身一人沖向雪山。我想此情此景應是非常適合出征的。
再見,梅里
再見,云南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四棟二樓小腦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