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奶爸帶娃環(huán)海南島騎行,還是重裝?
D7:3月21日,譚門-大花角74km 爬升339m
別看只有這點里程和爬升,負重48KG+半天的騎行時間,強度給奶爸拉滿,間接負重訓練了。
今天的快樂是燕子洞給的,浪花太刺激了,小朋友表示有100好玩,還被沖走一只鞋~
萬寧的燕子洞,對于小朋友來說是此行印象最深的海灘,因為浪大夠刺激。從大馬路走到燕子洞海灘幾分鐘路程,不過大部分游客選擇坐接駁車,15元往返。
現在看似溫柔的海浪,只是前奏。
來到燕子洞,往洞里走上七八米,海浪的力量就足以把我往后沖出平移的感覺。
玩耍大概2小時后,我和娃已經全身濕透,后悔沒有換拖鞋下來玩。本來打算只是簡單看看就繼續(xù)騎行,沒想到燕子洞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歡樂,從燕子洞出來,沿著沙灘往回走,小朋友在刺激的浪花中,被沖丟了一只鞋。
剩下的幾十公里,奶爸只能船拖鞋騎,濕透的運動鞋綁在兒童座椅后面曬干。
提醒:沙灘不能走太深哦,還有風險
▲渾身濕透,換衣服+光屁股晾干中的小朋友
下午4點左右,在大花角的民宿住下,小朋友啃了小半個西瓜,海南的這個黃壤小西瓜不是特別甜,但讓我回想起了小時候西瓜的味道,很喜歡。
大花角沙灘的日落,這邊沒有開發(fā),人跡罕至,屈指可數的民宿和餐館,也比其他地方貴出很多,途徑的朋友,可以再往前幾公里住在鎮(zhèn)上。
這家餐館是海南此行收費最高的,不過味道都很不錯,我們兩很喜歡。
娃在編排他的貝殼大軍。
D8:3月22日,大花角-博鰲-神州半島-興隆 57km,爬升446m
一早從“荒蕪”的大花角出發(fā),大概騎了6km到達萬城鎮(zhèn),在這里我們找了家老爸茶解決早飯,鄉(xiāng)鎮(zhèn)老爸茶的品種基本差不多,沒有拍照。博鰲不給進,帶娃稍作休息,吃吃喝喝繼續(xù)上路。此時距離三亞只有2天的路程。
神州半島游人挺多,我們時間充裕去沙灘玩耍一圈,又給娃充足的時間去踢沙子。但此時已接近中午,沙灘上那個熱呀,找家涼快的店,來點清涼補、芭蕉、椰子,今日的午飯比較自然。
休息補給完直奔興隆,從神州半島至興隆的路線是朋友推薦的,走的是一條穿越部分熱帶雨林的道路,風景挺好,但坡子變多了(其實也只算起伏),大家看下面strava的海拔圖,雖然累計爬升才446米,娃+行李+車=48kg,這6%的坡感覺有12%的效果。
大概下午3點不到,我們在興隆住下,特地選了一家距離農貿市場近的賓館,因為不想去打卡網紅餐廳,選擇去菜場買魚找餐館代加工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興隆農貿市場蠻大的,品類豐富,我們買了石斑魚、八爪魚、荷蘭豆、水果、點心、椰子。
左邊最大的那條石斑,馬上就要清蒸了。
看起來很美味的小點心們,娃都只嘗了一口,是看老爸騎車辛苦,讓我多吃點嘛。
▲看起來很美味的小點心們
我家崽非常喜歡吃清蒸海魚,去年帶他騎威海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鲅魚餃子或清蒸魚。
其實我也很喜歡,味道鮮美。
這個荷蘭豆炒八爪魚也非常好吃。娃和我都認為這頓海鮮加工是海南此行最美味的食物之一。
海南親子騎D9:3月23日 興隆-陵水新村 53km 爬升435米
翻越了此行的唯一“大山”分水嶺。
在出發(fā)來海南之前,奶爸看了一點海南的紀錄片,其中就提到過了這個分水嶺兩側的氣候是有差異的,北邊師傅稍大稍悶,南邊干熱一點。在放完坡之后,來到陵水,感覺好像是這么回事。
準備進山,帶娃翻越分水嶺,其實這段爬坡只有3km出頭,平均坡度3.6%,爬升120多米,比昨天興隆熱帶雨林的起伏的短陡坡還溫柔一點。平時在南京奶爸也經常帶娃爬坡,紫金山頭陀嶺、老山等,但現在負重情況下,挑戰(zhàn)真的上了2個臺階,奶爸偏愛爬坡,所以此刻的心情是興奮噠。
帶娃翻越分水嶺視頻:這段爬坡3km出頭,平均坡度3.6%,爬升120多米
放完坡,來到陵水,搜了一家地方人口碑不錯的點心店吃喝,不過就口味來說,我們覺得并不比之前鎮(zhèn)上的小店強。
抵達陵水新村,今晚住在這里,娃美美的睡了午覺,奶爸洗完衣服也咪了會。
傍晚看胥家魚排、逛夜市,這邊物價比興隆高一些。
明早坐漁船公交去對面猴島趕海,喂猴子,崽超期待。
賓館樓頂拍攝胥家魚排,據說這些年規(guī)模已經小了很多,很多胥家人已經離開海上的船屋,搬到縣城里面做生意上班。
在碼頭看來往的漁船與公交船,傍晚時分,別有意味。
傍晚時分,坐船的一半是游玩歸來的游客,一半是回船屋的當地人。
今天晚飯是水餃,飯后逛夜市,給娃來了點人生第一次烤生蠔(不辣版),本以為他嘗一口可能就不要了,沒想到吃了3個。
愛騎行,愛帶娃單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