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長行程29er Intense Crbine 29測試
VPP避震
Carbine 29使用了VPP避震結構,這是一個雙短連桿避震設計,這兩個連桿做相對運動(上連桿以逆時針旋轉,下連桿順時針旋轉)。VPP是一個結合下降和上升率的避震設計,兩個短連桿的位置允許調節(jié)虛擬轉點,這就是我們所知的VPP虛擬轉點,這個點是后輪軸在它的行程里圍繞著旋轉的點。
雙短連桿的虛擬轉點設計能夠使用在從XC自行車到DH競賽機器的所有地方,對于Carbine 29來說,它的避震曲線可以提供一個堅實的踩踏平臺并且擁有柔軟的中段行程,在行程的末端提供輕微的上升率。
測試車輛的配置
這輛Carbine 29的零售價是6599美元,它使用140mm后輪行程,一個Fox Float CTD后避震器,前叉使用的是RockShox Pike RCT3 29 160mm行程。變速配件是SRAM X01,剎車是AvidElixir 9 Trail,輪組是Novatec Diablo 29,配合Maxxis Highroller II輪胎。升降座桿用得是RockShox Reverb Stealth 125mm。
爬坡/操控
在競賽日前一天,我們的測試自行車到達一個具有enduro競賽特征的環(huán)境,超過5000英尺的垂直爬升和20英里曲折的,布滿樹根的越野路徑。我們要重新檢測自行車確保所有部件工作都是正常的,但是競賽日才是我們在Carbine 29上的第一次“真正”騎行,但我們沒什么好擔心的,Carbine表現(xiàn)的非常好,在比賽過程中我們感覺就象已經騎行這輛自行車一周時間,而不是一小時,在這輛自行車上體現(xiàn)了耐用的趨勢,結合一種在任何地形上都可預期的操控能力。
當它進入爬坡時,Carbine提供了良好的尋跡能力,甚至是在松散的石頭路面上也是如此,我們發(fā)現(xiàn)這輛車有一個很長的輪距(M號的輪距是1168mm),這讓我們在技術路段能更長時間的保持坐姿,因為它能夠跨越障礙的距離要比通常短和小輪距的自行車要長,但是從另一面來說,這個長度意味著Carbine在極端慢速騎行的技術路段情況下,敏捷性要打折扣。但是它很輕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消這種現(xiàn)象,VPP避震結構工作的非常好,在踩踏時不會干擾避震器,只有一次我們撥動Fox Float CTD后避震器的撥桿(意味著鎖死后避震器),那是在一段很長的公路上。
后來當我們將Fox Float CTD換成Cane Creek DBAir避震器,我們在幾乎所有的爬坡上都激活它的Climb開關,由于切換開關體現(xiàn)出非常不同的操控,當Climb開關位于關的位置,后避震的動作超過了我們偏愛的程度,特別當我們離開座墊踩踏時,通過Climb開關我們能夠加入了更多低速壓縮阻尼來抵消這個現(xiàn)象,但是在下山時我們寧可將后避震位于完全打開位置,而使用Climb開關去照顧爬坡能力。
Carbine不用擔心飛躍,尤其是直線,高速的跳躍和下墜
下坡
正如俗話說得那樣,“安靜的自行車就是快速的自行車,”這正是Carbine所表現(xiàn)的,使用1X11速傳動,帶有離合鎖死的后撥,還有一個集成的后下叉保護,當我們飛下山時我們能聽到的噪聲也只有花鼓發(fā)出的細微聲音,這里沒有鏈條敲擊的聲音,也沒有前撥發(fā)出的噪聲,沒有任何聲音除了速度增加時風帶來的咆哮。
對于29er來說,它有一個較緩的頭管角度,它讓我們可以快速的通過環(huán)繞塞多納那些陡峭的砂巖,大輪子也能幫助更好的通過障礙并減少避讓障礙,但是Carbine進入彎曲的線路就少了些樂趣,我們的困惑是Intense專利的VPP避震平臺是否會迫使它進入彎角,其它制造商能夠提供的帶有短后下叉和低五通高度的長行程29er,但是雙短連桿的VPP結構就無法提供這種激進的車架幾何結構,這不是說Carbine就非常的笨重,實際上我們能夠毫無困難的越過石塊的陡坡,還有陡峭的發(fā)卡彎,但是我們懷疑假如是短后下叉和低五通高度,那么會提升Carbine的樂趣,這樣能夠更加容易的沖進和離開彎角。
盡管在低速地形時的操控被削弱,當它進入長距離的直線跑道時就是這輛自行車擅長的地方,它表現(xiàn)的象出膛的炮彈,同樣的操控特性還表現(xiàn)在它的跳躍上,更多的技術跳躍。
交換避震器
我們測試的自行車提供的是Fox Float CTD可調節(jié)后避震器,它帶有一個低速率調節(jié)和中間回彈調節(jié),這是為Intense開發(fā)的和設置的特別針對Carbine的避震設計,盡管可以定制調節(jié),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一些有著連續(xù)沖擊的路段,無論是交織在一起的樹根還是尖尖的巖石,自行車的后端感覺行程不足。因此我們安裝了DBAir并將它設置成推薦的基礎設置,然后進行越野,交換了后避震器的感覺大不相同,在通過粗糙地形時它創(chuàng)造了更平滑,更有控制能力的騎行。更換后避震器后,讓自行車的后避震感覺更好,更加能匹配RockShox Pike前叉,它提供更柔軟,同時有支持力的平臺可以非常完美的適應大多數(shù)崎嶇的地形,我們保持在初始的基本設置,只是輕微的減少了一格回彈阻尼讓自行車的感覺更象我們所需要的。
DBAir上的CS開關可用于連續(xù)的技術性爬坡,就如同我們在塞多納遇到的那樣,一個撥桿可以同時控制低速回彈和低速壓縮阻尼,創(chuàng)造一個堅固感覺的避震器,讓車輪可以粘在地面上,這是針對爬坡的理想設置。CS撥桿位于開或關的位置感覺差別很大,盡管我們猶豫這會在控制臺上增加更多的撥桿,但是我們還是非常喜歡看到一個針對后避震的遙控器,這要比盲目的去尋找小小的避震器撥桿要好得多,一個小的位于把橫的遙控器將增加更多功能性,這個功能對于那些需要應付多個短上坡和短下坡的越野非常有效。
責任編輯:Vrgsftpcox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