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山神戰(zhàn)車 尼諾Scott Spark RC 900 WC
上周末的“XCO彩虹衫爭奪戰(zhàn)”中,第一天S-Works Epic/Era無情地奪得女子精英和男子U23兩個冠軍,第二天來到了Scott專場(昨天已經報道過女子U23世界冠軍的Spark),新款Spark剛發(fā)布一個星期就獲得兩個含金量極高的冠軍,可謂開門紅。周日上午,Jenny Rissveds騎著27.5的Spark RC 700 WC獲得女子U23的冠軍之后,男子精英組衛(wèi)冕世界冠軍“27.5黨黨魁”Nino Schurter騎著29er的Spark RC 900 WC站在起跑線上,令27.5愛好者們大跌眼鏡。
他的坐騎與Rissveds的Spark RC 700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Schurter有著一些自己的特殊設定,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賽后的Schurter戰(zhàn)車。
在世錦賽前,Nino Schurter(下文簡稱“尼諾”)贏得了世界杯的第四站和最后一站。雖然我們看到仍有30%的車手選擇硬架出戰(zhàn)世錦賽,但是所有站上領獎臺的車手,無一例外地選擇了輕量化全避震車架(可見捷克站賽道的難度,都把“黨魁”逼上29軟架了)。全避震XC車型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捷克站的賽道加入了更多的技術位(你確定這還是XC?),用來折磨參賽的選手們……
精英組的比賽一目了然,基本戰(zhàn)況就是尼諾大戰(zhàn)當?shù)赝林按髠子”Jaroslav Kulhavy和山地車傳奇Julien Absalon。最后,尼諾通過努力,拋離了他的對手們,連續(xù)兩年獲得了這件彩虹衫。
與Jenny Rissveds一樣,尼諾也是在比賽前一個星期才拿到他的訂制車隊涂裝Spark,相比世界杯上用的迷彩測試版本,正式發(fā)布的版本重新調校了后懸掛設定。尼諾出戰(zhàn)并奪冠的Spark也與Rissveds一樣,使用HMX碳纖維材料的次頂級版本RC 900,沒用使用最頂級的RC SL(使用Scott新開發(fā)的HMX-SL碳纖維),在29er的版本,SL車架至少能獲得100克的重量優(yōu)勢,對于我們這些菜鳥可能不算多。但是在這樣的重要比賽中,新款車架性能的不確定性,導致尼諾最終還是選擇了已在世界杯中測試多次的RC 900。
尼諾的座墊設定與Rissveds不同,他選擇了Ritchey WCS 單釘直頭碳纖維座管,搭配碳纖維導軌的WCS Streem座墊。
本次世錦賽的“四天王”無一例外的使用了Sram XX1 Eagle傳動套件,雖然Rissveds的曲柄是XX1,所有大贏家都使用了10-50T的12速大飛輪搭配X-Sync直裝式一體盤片!八奶焱酢本x擇使用指撥來控制他們的后撥,并沒選擇轉把。
▲尼諾在比賽中使用38T的牙盤盤片(29er照樣38T,大神就是大神……)
▲Ritchey WCS XC自鎖腳踏比Shimano XTR輕上不少
尼諾的訂制涂裝不止上管上有只鷹(經典香港廣告語:“認住呢只鷹”),在立管兩側上還有他的名字、瑞士國旗以及最重要的彩虹條。100mm行程的后懸掛通過一個反置的DT swiss高容量氣膽連接,昨天已經說過。一個Topeak的碳纖維水壺架裝著尼諾的DT Swiss水壺(“我們當中出現(xiàn)了隔壁Topeak車隊的奸細?”)。
▲在干燥的賽道上,車手們都喜歡用這種淺而疏的胎紋
▲警告!原型外胎只是用于測試和試生產,請勿轉售,不能作為一般用途。
▲小編分享這張“毫無技師處理痕跡”的外胎時,小伙伴們都問鏈條上的“SRAM Eagle XX1彩虹魔術扣”是什么來頭…………
雖然尼諾已經使用多年山地管胎,并且早上隊友Rissveds也使用新款Dugast Ori真空管胎取得了勝利,但是在本次比賽中,他卻使用了并不是車隊贊助商-瑪吉斯的原型胎,并且用馬克筆涂掉了Maxxis LOGO(涂得毫無誠意。。再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條29 x 2.1″瑪吉斯真空胎的原型產品,不可轉售,“不是一般的用途”。大家猜測是尼諾需要更好的輪胎耐久性以面對捷克賽道著名的“巖石花園”路段(Nino曾經在此爆胎,痛失冠軍)。這條“搞出大新聞”的外胎被安裝到了DT swiss新款24mm內寬的XMC 1200的碳纖維輪組上。
前部操控組件方面,一條碳肩的DT Swiss OPM O.D.L. 100 Race team前叉已不是新鮮事。雖然Scott的車架使用了Boost 148桶軸的后開檔,但是他們覺得DT前叉的15x100規(guī)格剛性已經可以滿足XC競賽需求了。Spark標配的“SCOTT2出1線控器”可同時控制前叉和后膽,一共有三檔,分別是全開、踩踏平臺和鎖死。
Scott-Odlo team車隊的熒光黃涂裝操控組件均由Ritchey訂制。他在比賽中使用一支5mm Drop值的WCS碳纖維直把,搭配一支90mm的大角度WCS C260把立,把套則是WCS海綿把套(好像淘寶爆款海綿把套)。與其他三位贏家一樣,尼諾使用SRAM Level Ultimate液壓碟剎。把立上還有用于監(jiān)控心率數(shù)據(jù)的Garmin Edge 25碼表,一切從簡。
▲Schurer的戰(zhàn)車比賽時的重量為9.79KG,僅比Rissveds的27.5 SparkRC 700重了260克
雖然這并不是尼諾第一個冠軍,但在終點他卻表現(xiàn)得異常興奮。這是一場惡戰(zhàn),在第一圈Kulhavy主導比賽,賽后尼諾也表示“感覺就像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勝利”。
Nino 尼諾再次穿上彩虹衫,并出戰(zhàn)里約奧運會,若里約奧運還能成功舉辦的話……(里約奧運自行車項目場館承建商破產,擁有的不穩(wěn)定性實在太多太多了)
來源:Bikerumor(Avalon譯)
責任編輯:Avalon
下一篇:返回列表
dh也得人工修一修賽道吧,不可能純野路啊
+1
22現(xiàn)在所有的山地車比賽,賽道都基本是人工挖、堆什么的,說白了就是人工障礙賽道,都得人力去搞啊
+1
22i like it 輕 型仔
+1
23就只有我一個人看到SIDI的新鎖鞋麼!!!!
+1
23再也不相信27.5了
+1
23鞋不錯
+1
22魔術扣設計不懂啊,設計是單向的,可是過導輪的時候。。。大師的世界太難猜
+1
22XC偶像尼諾大神!這款車架應該有兩個重量版本,所說的更輕量的版本由于材料太極端很脆,震動測試很難通過,再加上手工生產的不確定性,導致產品極其不確定。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工藝更成熟更容易掌控的碳纖。好多東西再牛逼也沒用,能量產才是王道
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