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閃電 Epic Evo Expert超輕全避震山地車評測
去年,Specialized在更新了Epic的同時,又將Epic系列的重量再一步推向極限——取消了第四代Brain的Epic Evo Expert成為有史以來最輕的全避震車架(1659g含后避震),有木有被震撼到?下面一起來看看外媒對這輛車的詳細評測。
測評作者的結(jié)論:
更輕,更硬,更小的頭管角度是為了能更快的上坡和下坡,新的Epic Evo是一臺充滿速度感和樂趣的XC/trail越野車。長立管和上管間隙仍是潛在的問題,Comp款車型性價比更高。
優(yōu)點
超輕的車架、超強的剛性
優(yōu)秀的SID前叉后避震
優(yōu)良的避震優(yōu)化
精確的操控
智能設(shè)備可選
不足
高立管限制了車架尺寸
把橫上的撥桿和上管有干涉
DT350花鼓無快速咬合功能
Comp版性價比更高
沒有SWAT系統(tǒng)
Specialized為奧運會山地賽事推出了新款Epic賽車的同時也推出了專注于林道越野的Evo版本。這是一輛兼?zhèn)涑p量與高速度且車架幾何和車身組件專為林道打造,它絕對適合更激烈、更艱苦,更長的比賽,只不過REACH相對來說比較溫和。
設(shè)計和幾何
Epic Evo Expert車架為FACT 12m碳纖維打造,配置的120mm行程的前叉使得頭管的角度又回到了穩(wěn)定而自信的66.5度。這使得車頭抬高也會減少10mm的距離,L碼車架REACH為460mm,較XC車來說仍然相對較長。避震懸掛系統(tǒng)仍然和EPIC車型的相同,后避震設(shè)置在上管下方位置,通過立管上的一個轉(zhuǎn)點將小搖臂連桿連接著車架的后三角(四桿系統(tǒng)Four-Bar)。車架主轉(zhuǎn)點位置與鏈條水平位于五通軸的正上方。
不同之處在于,后三角后沒有智能感應腦(Brain)沖擊的慣性閥室,也沒有連接智能腦的管道。盡管最新的智能腦系統(tǒng)是經(jīng)過近20年EPIC的進化,現(xiàn)在的智能腦系統(tǒng)是最簡潔、最輕的版本,但EPIC仍然要比沒有智能腦的Evo重200克。
這意味著Evo是有史以來最輕的全避震車架——1659g(含后避震的重量)。在英國你只能買到S-Works版本(FACT 12m 碳纖維打造而成),而作者在這里測試的樣車(以及入門級的Epic Evo Comp版本)使用了更實惠的FACT 11m 碳纖維材料和碳連桿——注意:不是合金連桿。這只增加了98克的重量,所以它仍然是一個非常輕的全避震車架。每個不同尺寸的車架都有個尺寸對照表,以盡可能反映騎手的重量,即便是體重較輕的騎手也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參考。
Specialized并沒有忽視其實用性。
螺紋五通——便于拆卸和更換,有厚重的后叉護鏈板,甚至在主轉(zhuǎn)點后方有硬質(zhì)橡膠板保護。
車架為內(nèi)走線,線管進入車架是在頭管位置并且有橡膠墊圈阻隔異物進入。
▲SRAM的UDH尾鉤
尾鉤為SRAM推出的新款UDH尾鉤(Universal Derailleur Hanger通用變速尾鉤)——更容易買到的更換件。
在立管部位有一個水壺架安裝點,在下管有一個水壺架安裝點(有三個安裝螺絲孔可調(diào)節(jié))。車架因其超輕超薄的管壁意味著沒有SWAT內(nèi)部存儲,但你可以得到一個“EMT”mini組合工具,它可以插入整合水壺架下方內(nèi)置的皮套中。
上一篇:一周車壇新鮮事 快訊集錦第48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聽說在很多人眼里,長標都不算閃電?
+1
23大概是覺得不買短標不如買GIANT?
+1
22我覺得沒了智zhang大腦更好,又輕又快又好看
+1
23和崔克的supercaliber近似,又一款為uci山地xc世界杯系列或相關(guān)賽事設(shè)計的車型。精確定位應該是xc以上,trail以下(一般trail玩家不需要這種專業(yè)選手級別的操控精準度,一般trail玩家都會選trail型軟尾)。在國內(nèi)能跑的這種地形少之又少。當然土豪可以忽略。 我是將同樣的花銷拆分,supercaliber 9.7越野,美利達碳架大九游騎,加一起是這一輛車的錢,這樣更劃算是吧
+1
22確實在乎性價比的都不會選打雷,選打雷的都不看價格。
+1
23一,普遍窮 二,沒地方玩,基建狂魔時代到處鋪路,不留一點自然風土。這是嚴重限制“自行車王國”里山地車和部分熱門公路車類型(比如越野型,礫石型等)的市場普及和相關(guān)體育競技運動水準的提高(比如國內(nèi)大部分山地車比賽都是山馬賽,與歐美相去甚遠)。何時能改善?
+1
22其實Epic Evo的幾何跟Epic一模一樣,只不過因為前叉是120行程,車頭抬升了1度,所以頭管角度和座管角度都相應的改變了1度。遺憾的是,evo的原廠避震不提供線控鎖定
+1
23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