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入坑首選,佳明540和840騎行碼表測評
省流:
佳明 Edge 540 = 旗艦機皇Edge 1040的超輕瘦身按鍵版。
佳明 Edge 840 = 旗艦機皇Edge 1040的超輕瘦身按鍵+觸摸雙模操控版。
隨著這幾年騎行火熱,大批新人入坑開始騎行,既然入了坑,那么一塊自行車碼表是必不可少的,便宜的中端機佳明530/830是四年前發(fā)布的了,操作邏輯與如今智能機時代格格不入,甚至還在用Micro-USB接口,旗艦佳明1040倒是哪哪都好,就是價格略高,對新手不友好。
不過沒關系,大餐后的甜點已經(jīng)上來了,新一代專業(yè)騎行碼表標桿——佳明540和840。
順應時代的新系統(tǒng),操作和設置都更好用,也可以通過手機直接設置碼表。
“體力值”和“功率指導”這些新功能都非常適合在近期騎行熱潮新入坑的新手,爬不動坡還有新版爬坡神器Climb Pro,騎完還有“騎行能力分析”,配合“訓練計劃”以及佳明全家桶中的騎行臺、功率計這些附加裝備還可以完成從小白到大佬的轉(zhuǎn)化。
如果說Edge 1040是新一代的機皇旗艦,再次強化佳明在碼表領域的絕對優(yōu)勢和高端品牌形象,那么Edge 540和Edge 840的任務就是攻城略地,用1040的功能降維打擊占領中端和中高端碼表市場。
新一代旗艦平臺硬件加持
作為佳明碼表產(chǎn)品線中最賣座的5系和8系,一直以來都是中高端入門新手、休閑騎游黨、數(shù)據(jù)分析黨、訓練拉爆黨們的首選產(chǎn)品,是叫好又叫座的產(chǎn)品。
然而,530和830再好也是4年前的產(chǎn)品了,不說原始的操作系統(tǒng),就是那個快絕跡的Micro-USB接口也是足夠充足的淘汰理由。
隨著1040的發(fā)布,曙光來臨了,優(yōu)秀的做工、細膩的超大觸摸屏、極其先進的Type-C口、太陽能充電、雙頻多星系統(tǒng)、手機直接設置碼表都讓使用體驗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隨著全新的UI和系統(tǒng)一塊兒到來的還有實時體能值、Climb Pro 2.0、功率指導、騎行能力分析等各種五花八門的新功能,既可以提升騎行能力還能增加騎行中的樂趣。
唯一的問題是,1040有一丟丟貴和一丟丟重。
雖然也有便宜的國產(chǎn)碼表,但友商們不爭氣啊,國產(chǎn)碼表千千萬,使用bug萬萬千,幾乎所有從國產(chǎn)碼表升級過來的用戶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人們期待著一款新時代的、多功能、性價比高、輕量化的碼表。
于是,540和840應運而生,硬件和軟件的全面升級。
在外觀上,540和840幾乎一模一樣,相較上一代略顯矮胖,不過現(xiàn)在一體把越來越多,稍短的機身倒是能更好地安放一些。
這次不僅正面完全一樣,連以往8系缺位的側(cè)邊按鍵都安排上了,也就是說,840不僅可以用直觀快捷的觸摸操控,也可以用按鍵進行操作,這點在夏天大汗淋漓和突遇雨季時尤為重要,雖然840和1040一樣更新了觸屏材質(zhì),有水也能操作,但誰知道那雨能多大呢?另外在爬坡累死累活神情恍惚的時候,按鍵換頁也是比觸屏更好用的操控方式。
如虎添翼的太陽能
兩款機型除了操作外,所有功能都一模一樣,也都相比前作增加了6小時的續(xù)航,達到了26小時的超長使用時間,也都有更高端的太陽能版,最高能額外續(xù)到60小時。與新一代的佳明產(chǎn)品一樣,更新了Type-C數(shù)據(jù)/充電口,如今續(xù)航和充電已經(jīng)完全不是需要擔心的了,有時出門騎個兩三天的小長途也完全不需要操心電量問題。
這里再聊聊太陽能,太陽能充電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如虎添翼。不同于手表上太陽能充電的聊勝于無,自行車碼表得益于更大的尺寸和更好的太陽照射角度,太陽能效率高了不少,我在夏天一次平均太陽強度54%的騎行中,6小時補充了1小時的電量,很可觀了。同一次5小時的騎行中,有太陽能的540比沒有太陽能的840多了8%的電。
最后再糾正一個錯誤認知,太陽能充電在關機也是可用的,也就是說,在你不騎車的時候,完全可以把碼表掛在家里喜歡曬太陽的主子身上,讓它帶著一起曬太陽(bushi)。
除了太陽能和C口,540和840也繼承了多頻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在集成了包括北斗在內(nèi)的所有主流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外,把原本軍用的 L5 頻率信號的多頻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集成和原本的民用 L1 頻率同時使用,兩套衛(wèi)星定位一起用,交叉對比,能提高搜星速度和精準度,尤其是在云層厚的多云天和高樓林立的城區(qū),完全可以和采用基站定位的手機媲美,畢竟佳明是職業(yè)給飛機輪船做導航,業(yè)余玩自行車就圖個開心,可謂降維打擊了。
簡單易用的操作系統(tǒng)
和1040一樣,相比于硬件升級,540和840最大的升級還是軟件系統(tǒng)。
這張照片集合了830、540、840、1040和iPhone SE的頁面圖,能清晰地展現(xiàn)自行車碼表界面從功能機進入智能機時代的變化,在首頁,就可以通過手機 Widgets 一樣的小插件看到自己的Vo2 Max、訓練負荷、訓練效果等數(shù)據(jù),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更好的準備下一次騎行。
此外,新的系統(tǒng)邏輯也讓碼表設置更加簡單了,如果你是老用戶,可以直接從云端下載你的數(shù)據(jù)設置,完全克隆你的舊碼表,甚至包括連過的功率計等ant+設備,和拿到新iPhone從iCloud恢復備份一樣,直接沿用老產(chǎn)品的設置無縫切換,什么叫佳明生態(tài)圈。☉(zhàn)術后仰)。
如果是新用戶,那也很簡單,拿起你的手機,打卡新碼表,掃描二維碼,下載佳明Connect軟件,直接在手機上設置碼表,實時同步碼表上,簡單吧?
設置好碼表后,就該看看有些啥好玩意兒了。
爬坡神器Climb Pro 2.0再進化
Climb Pro 是佳明碼引領的爬坡規(guī)劃功能,基于路線圖規(guī)劃出每次騎行所需要爬的坡,在你使用導航、訓練路線或者挑戰(zhàn)歷史路線的時候會告訴你這段旅程有幾個爬坡段,合理的分配自己的體力。
Climb Pro相比Strava 賽段更適合普通愛好者,不需要付費,還有著更詳細的坡度信息,1040的Climb Pro 2.0升級了更詳細的坡度分布,自動拆分每個爬升,用不同的顏色表現(xiàn)出來,騎行時也會提醒你坡度的變化,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世界中坡有陡有緩,甚至有上有下的復雜情況,而不是簡單的平均坡度,可以更合理的規(guī)劃自己的體力。
而540和840上的Climb Pro能做的更多,多了一頁分拆所有坡的展示頁,我愿稱之為Climb Pro 2.1,標明每個坡在騎行中的位置,以及下一個難點是在哪,便于下定決心叫貨拉拉(沒有)。
騎游助手體力值
如同打游戲需要血槽指導一樣,騎車也需要知道自己還有多少“紅”,但對于新手這也有點難,即使是騎了多年的老手也時常因為低血糖癱倒路邊,這就是“體力值”的意義。
用如同游戲“血條”一樣的進度條顯示你的剩余體力,預估距離或者時間,騎行中“血條”會動態(tài)變化,綠色表示恢復,紅色表示消耗,在下坡或者低功率騎行后“血條”也會跟著恢復,可以隨時知道自己還能騎多遠。
但實時體力值的算法還不夠成熟,只在有氧騎行時比較準,基本就是騎游專用了,一旦進入高強度無氧區(qū)間“體力值”歸零速度比三體飛船還快,拉扯一會兒就顯示只能騎不到一公里了,如果是經(jīng)驗騎行者,可以不看這個數(shù)據(jù),新手或者經(jīng)常低血糖的還是看著騎吧,至少保證自己能騎完,不會騎一半低血糖。
私人定制功率指導服務
體力分配是需要技巧的,光有“體力值”好像也不太夠,沒關系,佳明還有“功率指導“功能,可以基于路線特點和個人能力以及想要騎行的強度智能創(chuàng)建目標功率和預計完成時間,看著表騎就完了。
根據(jù)路線特點和個人能力,合理的設置功率目標,精準的分配體能。碼表會自動將路線細分,把長路線分為一段段的短路線,每個路段坡度平均,這樣就可以按規(guī)劃好的恒功率騎行。
這是曾經(jīng)爭奪大環(huán)賽冠軍和奧運冠軍的職業(yè)選手才能享受的定制功率指導,如今在科技的發(fā)展下,普通愛好者也能享受到高級服務了,這的確是一家行業(yè)領頭羊該做的事,而不是瘋狂內(nèi)卷和抄襲。
專業(yè)的訓練指引打造一站式科學訓練平臺
這些數(shù)據(jù)也不只是看個熱鬧,新一代碼表會在一段時間的數(shù)據(jù)積累下,綜合你的水平、訓練負荷、訓練狀態(tài)、最大攝氧量等綜合指標,結(jié)合賽事日歷給你一些訓練建議,并會隨著數(shù)據(jù)的更新優(yōu)化訓練項目。
對于新手來說,把 540和840當作一名私人教練是足夠了,佳明如今對于身體狀態(tài)的把控越來越準了,已經(jīng)完成了“制定計劃——科學訓練——檢測指標——評估效果——制定(優(yōu)化)計劃”的訓練閉環(huán)。
同時,碼表還可以根據(jù)你的能力與騎行路線進行匹配,一方面根據(jù)現(xiàn)有能力幫你選擇適合騎行的路線,另一方面也能告訴你想挑戰(zhàn)的路線需要什么能力,找到訓練計劃,助力提高,這些對于缺乏科學指導的新手小白們都極其友好和實用,避免了瞎練走彎路或訓練過度受傷。
當然了,進階用戶也可以通過安裝小程序使用第三方課程,直接從 TrainingPeaks 、TrainerRoad 等更專業(yè)的服務商那自動下載課程和路線什么的,結(jié)合佳明生態(tài)圈打造一站式的科學訓練平臺。
佳明騎行生態(tài)圈全家桶
優(yōu)秀的硬件、專業(yè)的軟件,這些還不是佳明碼表的最強之處,佳明真正的殺手锏是佳明騎行生態(tài)圈全家桶。
還有摔車檢測功能,配合強大的GroupTrack(群組追蹤功能),不僅能實時看到隊友的位置,還可以用LiveTrack功能讓親朋好友通過電腦PC端的網(wǎng)絡瀏覽器獲取到您的位置以及信息。在遇到摔車時預留的聯(lián)系人還會收到報警信息,以便第一時間進行救助。
540還是840,這是個問題
最后再聊聊540和840怎么選,兩款產(chǎn)品的功能都非常優(yōu)秀,當世碼表第一梯隊。唯一的不同就是操作邏輯, 540還是遵循了傳統(tǒng)碼表的按鍵操控,在遇到一些復雜操作時還是很繁瑣的,你想關個機甚至需要按4次按鍵。而840則在新世代的UI中如魚得水,哪里需要點哪里,主頁面輕輕滑動就能查看所有資料。
就像是從鍵盤手機轉(zhuǎn)向觸摸屏一樣,懷念曾經(jīng)課堂上一只手偷摸在課桌下盲打鍵盤發(fā)信息的快感,但也不得不感慨觸屏手機帶來的方便和功能革命。也如同手持小屏手機釘子戶iPhone SE時對于一首掌控的驕傲對大手機的不屑一顧,但當不得不對資本家低頭拿起全面屏時也會被滿屏的沉浸感所震撼。
當年530和830,乃至更早的按鍵/觸屏碼表由于系統(tǒng)和UI交互的限制,如同在Windows上用觸屏,底層邏輯還是鼠標鍵盤,就是Surface也是哪哪都別扭。
但如今的540和840就如同iOS的原生觸屏交互,手摸點按才是最方便的,你非要用按鍵其實反而像給iPad配的鼠標,有多別扭大家都知道。
總結(jié)
我還是那個觀點:“能力不夠才需要裝備補”,騎的慢水平不夠的才需要科學騎行的幫助騎的更快更遠,享受騎行的樂趣不在于裝備的高低,而是持之以恒的踏上騎行的路途,一顆敬畏科學尊重生命的心。
只是,我更期待的是獨孤求敗的佳明能玩出什么新花樣,不然我評測都做起來不好玩。
責任編輯:Ting
要想使用新功能必須買佳明心率帶或者手表,不兼容其他心率設備,格局太小了。
+1
22什么胡說八道,哪有這個要求,都可以用
+1
23原來是佳明請的水軍,寫這篇槍文可以賺多少黑心錢,佳明導航死機,連不上衛(wèi)星,剩余體能,什么體能訓練計劃,就是個笑話,除開噱頭功能還不如國產(chǎn)200塊的碼表。
+1
22原來是國產(chǎn)圈錢貨的小弟啊,真的是造謠一張嘴啊,官方頁面清清楚楚的說了第三方都可以用,造謠章口就來?
+1
22想大神分析一下840跟EXPLORE2 的對比 對于普通騎友 不參加比賽 只關心觸屏的感受,定位的速度以及顯示的模式(非數(shù)據(jù)數(shù)量)。
+1
23你這個需求我覺得Explore 2更好,觸屏這東西就是越大越好用,定位速度我個人是從來沒覺得佳明單星慢的(這個有地域差異,不敢完全保證)
+1
22探索2不是在1040后推出的嗎,不是雙頻多星的嗎
+1
22剛查了一下,是支持的,是我記錯了;
+1
22核心功能沒啥進步,新出功能說實話給我,我也不怎么用,如果有前兩代屬于可換可不換。如果新入,直接買最新。碼表這個玩意沒辦法,雖然明明知道佳明有時候用起來很爛(520逆天按鍵,有時候想直接摔了,幸虧啟動按不了幾下),但,其他品牌做的更不咋滴。純純靠同行襯托的產(chǎn)品
這個問題得分開看,核心功能是啥?記錄數(shù)據(jù)顯示速度?那確實也沒啥進步了,但其實就和手機一樣,核心功能不管是打電話還是上網(wǎng)聊微信都是沒啥進步的,這幾年也就是卷相機和各個形態(tài),對我而言也是不怎么用,但也有人用。別的不說,新界面我覺得是不錯的,一些身體數(shù)據(jù)也挺好,不用我開電腦看WKO了。只是他是在1040發(fā)布的,就沒有驚喜了。
+1
22你翻我530/830那篇評測,那提到的問題都解決了,所以沒有1040,直接發(fā)540/840,橫向?qū)Ρ仁沁M步明顯的。(順便提一句,520那個垃圾按鍵在530就改了,這是當時我寫過就憑這點就可以升級530) 就我用下來,530其實沒有換的必要,830可以換,觸屏操作邏輯840更好用。
+1
22大佬,你的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是多少啊 ,怎么都搜索不到呢
+1
22Alex如是說
+1
22520 7年用戶更換540路過,說實話看中540而非530的原因就在于所謂的climb pro進階與訓練指導進階等功能。實際體驗后才發(fā)現(xiàn)很多的相關功能都需要心率帶才能支持,略微有點惡心(主要是碼表的購買頁面并不會告訴你這些功能需要心率帶支持)。然后就是吐槽一下佳明的價格,一條心率帶要400+,屬實有點貴了。7年前買520+心率速度踏頻才2300,現(xiàn)在單540碼表+心率帶就3200+了。
xs我也是520最近想換,我看中純粹的充電接口
+1
22極其先進的Type-C口!
+1
0太陽能的充電效率太低
+1
22請問540的碼表,帶了garmin的dual心率帶,騎了好幾次了,加起來一百公里左右,都沒能檢測出最大攝氧量呢
+1
22最大攝氧量需要一段時間騎行才有的,100公里很少的,而且對騎行強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是一直都是120的心率騎,就不太會變化
+1
22這次佳明更新體能和訓練計劃功能都必須要佩戴佳明的手表和心率帶,上傳身體數(shù)據(jù)以后才能實現(xiàn),目前并不支持其他品牌的心率監(jiān)測設備。要想完全體驗佳明服務,那么佳明全家桶了解一下。別等花兩三千買了碼表才知道還要買幾千的手表和接近一千的心率帶。當然也可以只用碼表,那和老款甚至幾百塊的國產(chǎn)碼表有什么區(qū)別。
+1
22你就造謠吧,官網(wǎng)清清楚楚寫的”Edge 540 系列、840 系列和 1040 系列上的許多功能(例如有針對性的自適應指導和訓練狀態(tài))需要使用功率計、心率監(jiān)測器或兩者的組合。傳感器需要通過 ANT+ 傳輸數(shù)據(jù),可以是 Garmin 或其他品牌的傳感器。心率監(jiān)測器可以是胸帶或光學心率傳感器。“,你拿個閹割版藍牙都沒自行車通用的ant+協(xié)議,就在這胡說八道
+1
22看到關機要4個鍵,我就笑了!還有,這種文章發(fā)在公吧會被噴死吧
+1
22530用的很多年了,挺好的。不是壞了還真沒必要換,可惜估計還能用很多很多年。
+1
22軟件巨頭做出來的硬件都不便宜
+1
22和WAHOO相比會怎么樣呢?
+1
221、目前看wahoo的優(yōu)勢是手機實時更新信息做的更好。2、外形交互有些更喜歡wahoo在屏幕面的按鍵,但目前看佳明新UI下用觸屏會更方便。3、有人罵佳明邊框?qū)挘恢罆绾卧u價wahoo。4、不管那些新功能有多少用,wahoo確實沒有。5、wahoo的中文翻譯太差,無法忍受。6、佳明的屏幕效果會更好。7、佳明包括IQ小程序在內(nèi)的生態(tài)目前沒有其他品牌能比。以兩個差不多的價格wahoo沒啥優(yōu)勢
+1
22產(chǎn)品生態(tài)確實好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