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維維亞尼勝利的法門:從功率窺探車手的秘密
在環(huán)澳第三賽段,出現(xiàn)了這樣戲劇性的一幕:尤安在最后的沖刺關頭占有著絕佳的位置,而同樣是沖刺手的維維亞尼經(jīng)過一番掙扎,依然沒辦法擠到有利位置。就在右安猶豫是否開沖的時候,距離終點還有200米,維維亞尼和尤安之間還隔著三個車手,但維維亞尼果斷選擇開沖,一路將對手反超,打了尤安一個措手不及,贏得最終的勝利。
有人會好奇,為什么維維亞尼最后的爆發(fā)力那么強,他居然保留了那么充足的體能,到底是為什么?
先來看看第三賽段海拔圖:
▲第三賽段有比較多的起伏,而維維亞尼是所有沖刺手中最輕量的一個,所以他免于在爬坡上花費太多精力,這是他能保留余力的關鍵點。
▲可以看到,維維亞尼在前75km的均速是37.2km/h,平均功率是150瓦,屬于比較輕松的范疇。比賽來到最后一公里,維維亞尼不得不把平均功率提升到599瓦,以保證自己能處在大集團的前方位置,避免最后喪失機會。而最后沖刺時刻的峰值功率,則達到了1368瓦,維維亞尼在此前保留的能量得到了完全釋放。維維亞尼沖刺的均速為67.4km/h,極速為71.7km/h,與之前一個賽段大猩猩沖出的76.8km/h有些差距,但維維亞尼贏在出其不意,贏在經(jīng)驗老道,而尤安就輸在猶豫徘徊。
▲再來看看維維亞尼與菲爾·包豪斯的數(shù)據(jù)對比。當維維亞尼開沖的時候,菲爾·包豪斯果斷跟了出來,最后時刻以微弱的優(yōu)勢壓過尤安,獲得第二名。從均速、極速、平均功率、功率峰值各個方面來看,維維亞尼均比菲爾·包豪斯都要略高,可見維維亞尼的勝利是意料之中的。
▲再來看看“重量級”選手與“輕量級”選手在同一個主車群中并肩前行的數(shù)據(jù)對比。格萊佩爾是大重量沖刺手之一,而波佐維沃則是主車群中最輕的車手之一。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車手一同前進時,像格萊佩爾這種大重量的車手,輸出的功率要高出40%才能跟上主車群的節(jié)奏。
▲最后再來看看一線GC車手的數(shù)據(jù)。波特是本次比賽的總冠軍熱門人物,他在2.5km平均坡度為8%的penny爬坡中,平均功率只有279w,峰值功率也不過337w,這遠遠低于他能輸出的最大水平,換言之,波特此時只是躲在大集團中休閑騎,他在等待皇后賽段的到來。
▲波特:完全沒有挑戰(zhàn)性嘛,懷念與大表哥對抗的時刻(設計對白)
數(shù)據(jù)來源:velon
責任編輯:Andy
也許是對輕量化的追求,也許是為降低一切額外的風阻,也許是意大利人比較傳統(tǒng)……好吧我吹不下去了,維維亞尼的冠軍戰(zhàn)車上是并沒有安裝任何功率計的。不過也合理,像他這類全程受保護,又不用斗長坡的沖刺手來說,功率計的最大作用也就記錄最后一段沖刺的數(shù)據(jù)而已,少了貌似也并沒有多大影響。 原文
但是波特今天在山地輸給薩甘了
+1
25只能說今天的爬坡不夠兇
+1
22哇又看到你了,那就再回復下,今天的Stage4并不是山地賽段,環(huán)澳歷來決定GC排名的競爭都在威朗加山,也就是明天的比賽;所謂輸給薩甘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根據(jù)stava的記錄,今天最后的2級爬坡,19分半的騎行中表嫂只輸出了區(qū)區(qū)318w的AP。不知道你這是在瞧不起波特還是在瞧不起薩甘
+1
22沒用過功率計,好想試一下平時巡航20的速度輸出的功率是多少,有100沒呀,額額~~
+1
23不能光看速度,要看路況。還有體重,身材非常重要。例如我跟一個體重比我大20kg的朋友。同樣的路,平路大概30的速度,我大概就是150w左右的輸出,他沒200w是不可能有同樣的速度,有時候還有220w左右。
+1
22身朵在大集團內(nèi)真好.....真正悠閑騎....
+1
22哈哈哈哈,這就厲害了,功率計都沒有?猜了
+1
22乖乖減重吧
+1
22很值得去學習研究
+1
22控制體重還是很重要的,一個是事半功倍,一個是事倍功半
+1
22波特那個爬坡數(shù)據(jù)。。。。。好像有點弱
+1
22Velon公司是由世界上最頂級的11家自行車隊組成的聯(lián)盟,它成立的目的是要拉近車手和車迷之間的距離。Velon將為車迷提供即時的車手數(shù)據(jù)、Gopro第一視角以及車手動態(tài)和采訪。
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