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逐日之旅:夏威夷哈雷阿卡拉Haleakala火山騎游記
身為萬千苦逼社畜之一,每年我也就盼望著騎車旅行的那十來天,能放飛一下自我了。這一次,我的目的地是美國夏威夷,目標是騎行哈雷阿卡拉(Haleakala)、莫納克亞(Mauna Kea)和莫納羅亞(Mauna Loa)三座當?shù)刈罡叩幕鹕,環(huán)游夏威夷大島(Big Island),以及現(xiàn)場觀看2019年KONA鐵人三項世錦賽。今天先來講講騎行的第一站,哈雷阿卡拉火山。
哈雷阿卡拉火山位于夏威夷茂宜島(Maui),海拔3055米(10023英尺),號稱美國第二難的自行車爬坡路線(參考pjammcycling.com美國頂級自行車爬升路線Top Bike Climbs)。每年六月,哈雷阿卡拉會舉辦從Paia鎮(zhèn)出發(fā),全長60公里爬升3048米的爬坡賽,比賽路線在Strava上被命名為“World's Longest Paved Climb”(世界上最長的鋪設路面爬升)。由于哈雷阿卡拉在夏威夷語中是“太陽之家”的意思,這項賽事便有了個響亮的名稱,叫作“Cycle To The Sun”,而這也是本篇游記標題“逐日之旅”的由來。與比賽稍微不同,我選擇交通更加方便的Wailuku鎮(zhèn)住宿并出發(fā),當天碼表最終記錄的數(shù)據(jù)是騎行64.7公里,爬升2891米。
昨天上海-東京-夏威夷大島Kona-茂宜島Kahului這么一路轉(zhuǎn)機過來,青旅剛安頓好又開始裝車準備今天的行程,白天累個半死,晚上倒頭就睡,也沒受時差和夜歸老外室友的影響,一覺到天亮。外面天氣不錯,遠處晨輝映照下,盤踞著片片云朵的大山,便是哈雷阿卡拉了。
吃完早飯,推車出門。
此時天已大亮,山上的云也漸漸散去。盡管空氣不夠通透,但還是從這里就能看到哈雷阿卡拉山頂?shù)奶煳呐_(照片正中間的最高處,兩個小凸點)。
出發(fā)先是一小段暢快的緩下坡,算是適應下美國的路況先。
這條道屬于連接茂宜島中北部和東部的必經(jīng)之路,途徑島上最主要的Kahului機場,所以工作日的早晨車流量還挺大。好在美國司機行車比較文明,地面上又有劃分清晰的自行車道,騎起來沒什么壓力。這點倒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本以為美國作為一個四輪驅(qū)動的國家,道路建設會對兩輪出行不太友好。
早上七八點鐘,氣溫尚能接受,可太陽已經(jīng)升的老高。有意思的是,我這邊一路暴曬,左前方卻在下著暴雨的樣子。這就是茂宜島的氣候特點了,島的東面迎風,降水豐富,但哈雷阿卡拉正好阻斷了雨云的擴散,因此造成茂宜島東部濕潤中部干燥。具體濕潤和干燥到怎么一個地步呢?我下山后聽說,今天雨最大的時候把山腳下的路給淹了,而此刻我右手邊的枯草原,下午被閃電劈中引發(fā)了小規(guī)模山火……
靠近雨云,細細的雨滴時不時隨風飄打到我臉上。
來之前關注夏威夷當?shù)匦侣,右邊這片枯草原上個月剛燒過一回,起因是一個流浪漢夜晚生火取暖……當時火勢不斷蔓延,導致附近的Kahului機場都關閉了好幾天。
哈雷阿卡拉火山始終在前方召喚著我
開始爬坡,前面十幾公里全是坡度1-2%的偽平路。
早飯沒吃太飽,按計劃路過一家麥當勞,進來再吃點。這個時間段還有早餐供應,買了份三件套,飲料是自助的。
重點說下這個培根蛋松餅,和國內(nèi)的麥滿分不一樣,咬起來真的是英式松餅的口感,帶著一股濃郁的黃油回味,好吃!后悔沒多買一個揣車包里。
吃過麥當勞去隔壁的便利店補水,結果發(fā)現(xiàn)了不得了的東西:大白兔奶糖!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在遠隔八千公里美國夏威夷的一個二十線城鎮(zhèn)的便利店里居然看到大白兔!還是冠生園原廠生產(chǎn)!我當場就震驚了!
按理說,吃飽喝足應該直接上路一頓猛干,偏偏這時候時差的感覺上來了,渾身乏力,困到不行。摸出手機一看,北京時間現(xiàn)在凌晨三點多,干脆就在便利店的休息區(qū)瞇會兒吧。這一瞇,算上剛才的麥當勞,歇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期間還下了場太陽雨,出門一陣忽冷忽熱的,趕緊把風衣穿上。話說這次騎行,考慮到美國地廣人稀,生怕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我特意準備了一個越野背包,以便多帶些能量膠、能量棒之類的補給。
臨近中午,山上的云多了起來,不免有些擔心天氣。
說美帝是個大農(nóng)場一點沒錯,扭頭就看見山坡上三三兩兩吃著草的牛群。
天氣給力,騎在這樣的路上實在心曠神怡。我在這里遇見了今天的第一個車友,是個妹子,迎面放坡而來,看樣子已經(jīng)騎完收工,想必很早就出門了吧?
“內(nèi)有猛犬,生人勿入。”
2500英尺,哼哧哼哧半天才爬了1/4的高度……
路況、天氣都舒服極了
沿途這樣的標志很常見,提醒著司機們注意騎友的存在。
來到一處高地,俯瞰整個茂宜島的中部平原,右邊海灣那片城鎮(zhèn),就是我今天出發(fā)的地方了。
哈雷阿卡拉國家公園入口,這兒,才算真正爬坡的開始。公園指示牌上寫著兩條很重要的信息:1.此處往前22英里,沒有食物沒有汽油沒有補給,幸好我多背了個包;2.早晨三點到七點是山頂看日出的高峰時段,必須提前登記才能上山,后面會有國家公園的收費站檢查。打卡拍照之際,我迎面又遇到了一位放坡下山的車友,不禁懷疑起自己是出發(fā)太晚?還是騎的太慢?今天又能否登頂?
話說在哈雷阿卡拉有一項特殊的戶外活動,你可以報名參加當?shù)氐淖孕熊嚲銟凡,乘車到山頂,然后騎著他們提供的山地車一路速降,也算反向體驗這條“World's Longest Paved Climb”了。
偶爾穿過一片樹林,其余的時候都是毫無遮擋的暴曬。
云仿佛長在山坡上一樣
回頭看看騎過的彎
經(jīng)過漫長的爬升,拐過數(shù)不清的彎角,終于抵達哈雷阿卡拉國家公園的標志牌前,先前提到的收費站就在這里,徒步或騎車12刀/人,開車25刀/輛。別看照片上陽光普照,實際冷風嗖嗖,穿上車包里事先準備的雨衣(也是我唯一額外攜帶的御寒衣物),吃了根能量棒,依舊瑟瑟發(fā)抖。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
糟糕的是騎出去不遠,之字形山路往東北方向的一段偏偏下起了小雨,雨勢雖不大,但真是“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當時心里一萬頭草泥馬在狂奔,一邊覺得自己難得出國騎個車怎么這么倒霉,一邊又埋怨自己上午在便利店磨蹭太久,錯過了天氣窗口。好在拐過一個彎,雨就慢慢停了,頭頂?shù)奶炜赵俣惹缋势饋。說實話,此刻我心生一絲退意,一來時候不早,前方卻還有大約15公里爬升1000多米的山路在等著我,二來這山上天氣確實變幻莫測,忽熱忽冷,忽晴忽雨,難以忍受。
猶猶豫豫之際,正巧經(jīng)過公園游客中心,便停車進屋,先讓身體回一回溫,再決定進退。這時我碰見了今天的第三、第四位車友,還是下山(我騎的究竟有多慢吶……)。和之前兩位不同,他們在游客中心停下休息,看打扮,穿著沖鋒衣,頭盔下戴著絨線帽,顯然也凍的夠嗆。他們告訴我山上很冷,我告訴他們山下有雨,雙方一陣沉默……
想來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咬斷牙都要堅持,況且體能和補給還充足,現(xiàn)在放棄肯定會后悔。和兩位英國口音的老外車友互道好運,我繼續(xù)朝山頂進發(fā)。
感謝自己的堅持,后面的路反而比想象中輕松不少,尤其我已經(jīng)摸清了山上天氣的規(guī)律:由于風向和哈雷阿卡拉阻隔的關系,雨云的勢力范圍僅限于之字形山路的東北側,西南側的路段始終一片晴好,還能借到一點順風;仡^看看穿過的雨云,照片左下角那片建筑群是剛才的公園收費站,不知不覺間又離目標更近了些。
在之字形山路最后一處回頭彎休息片刻,嗑掉最后一根能量棒。能量棒在山下曬化了,山上低溫又重新凝固起來,顯得面目猙獰。不久我遇到了今天最后一位車友,他從山頂下來,停車跟我打招呼。除了告訴我他是韓國人,他似乎就只會說“It's very cold”這一句話了。
青旅門外看到的兩個小凸點正越變越大
靠近山頂?shù)牡胤竭有一個游客中心,哈雷阿卡拉的最高處就在右前方那個小土包上。
從游客中心后面的觀景臺望出去,是哈雷阿卡拉火山另一側的谷地,也是整個哈雷阿卡拉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景觀,目光所及之處,盡是外星球般的蒼涼。或許是登頂唾手可及,興奮逐漸褪去,突感絲絲寒意,手伸進雨衣一摸,才發(fā)現(xiàn)底下的騎行服、皮膚風衣全濕透了。好不容易找到游客中心的公共廁所有臺自動烘手機,把雨衣風衣帽子手套一通猛吹,稍稍緩過點勁兒來。
最后這段平均倒有10%左右的坡度,但區(qū)區(qū)幾百米又豈能奈何得了我。終于,登頂成功!
海拔一萬英尺,必須留念。
遠處云層中聳立的兩座山峰,左邊是莫納克亞,右邊是莫納羅亞,是我接下來的目標。
真的感覺離太陽好近,“太陽之家”名不虛傳。
運氣爆表,在山頂看到了佛光。
這老外興奮的像個三歲小孩,拼命朝佛光里自己的影子揮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山頂上聚集了越來越多準備看日落的人,停車場都已經(jīng)滿了。此刻我做出一個決定:搭車下山。盡管天色尚亮,距離天黑還有近兩個小時,足夠我平安到達山腳,況且以防萬一我?guī)Я塑嚽盁簦b于現(xiàn)在下山很可能遭遇的低溫、迷霧,甚至降雨,我承認,我慫了,也懶了。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找誰搭車?由于我是此刻山頂唯一一個騎自行車上來的,因此受到了各路群眾的熱烈圍觀,不少熱愛運動的老外還找我合影,我便在他們中間物色愿意帶我下山的人。最后我將目標鎖定在了兩位大媽和兩位大爺身上,他們是兩對老夫妻,來自墨西哥,看上去都十分和藹,與我搭訕是因為其中一位大爺也是名自行車愛好者。于是我就(彰顯師奶殺手本色,劃掉)和大媽提了搭車的想法,在大爺確認他們租的SUV能夠裝下我和我的自行車之后,愉快的答應了我的請求。只是四位老人要看完日落才下山,可我還能再奢求什么呢?感謝四位老人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幫助。
山頂寒風漸起,氣溫直線走低,我一身春夏季的裝扮是沒法陪大媽大爺們在室外等候日落了。抓住太陽最后的余溫,跑到觀景位隨手拍了兩張,收工上車。
拆了前后輪,放低坐桿,SUV的后備箱勉強塞下了我和我的自行車。雖然不太好受,但看看車窗上的霧氣,你就知道車外邊是有多冷了。大媽大爺們沖鋒衣羽絨服全副武裝,看完日落回來仍舊瑟瑟發(fā)抖。
下山前大媽大爺們?nèi)ド蠋臅r候,我打開車窗記錄了眼前的景象。雖然沒能體驗到哈雷阿卡拉的下坡,沒在山頂欣賞完整的日落,但此時的這幅畫面也足以讓我覺得,今天的旅程是值得的。哈雷阿卡拉,再見!
責任編輯:Sylvia
朝八晚六上班族,專注騎游,喜歡爬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