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斜穿那曲-阿里之旅(8)Day5 翻越當惹雍錯 借宿嘎爾哇村
美騎編者按:美騎網(wǎng)之前就刊載了美騎車友白宇的阿里北線游記《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系列,本次,他為我們帶來了那曲-阿里大斜線的斜穿之旅,每周三更新,歡迎關注、評論、分享。
Day5 文布北村—嘎爾哇村
騎行88km,非常累的一天,這種累是相對于預期來說的,本以為80多km的路,沿著當穹錯和當惹雍錯的湖岸走,至少以平路起伏路為主不需要翻山,肯定比昨天要輕松,而事實上可能是海拔上升下降最多的一天。
▲當穹錯
我和鐵人心照不宣都沒定鬧鐘,要不是yak10點鐘打電話過來我們都不知道要睡到幾點。早飯就在住的那戶人家吃了雞蛋面,分量比較足,買了一些泡面餅干作為路餐干糧之后出發(fā)。
▲當穹錯
▲當穹錯
中午之前是多云的天氣,湖水的顏色和昨天又不太一樣,偏綠偏淺。我們沿著湖岸東側騎到南側,遇到了一個從對面方向過來的騎友,很默契地減速,停車,聊天。
旅途五天終于遇到騎友了,他是從霍爾鄉(xiāng)那邊騎過來,前往 那曲 ,本來有伙伴同行,“騎不到一起去就散了唄,有一個還在后邊,你們這兩天會遇到。” 陜西 大哥非常耿直:“對了還有一個女生在你們前邊,不過她估計已經到康馬村了,你們追不上了!
我和鐵人本來精神一抖擻——前邊有騎行的妹子,妹子!但一算距離是不可能追得上的,失落。
另外陜西大哥還給我們說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扎日南木錯那里去措勤的路,有個橋斷了,要從磁石鄉(xiāng)繞。
▲當穹錯
告別驢友,一邊欣賞著當穹錯的美景一邊忍受著起伏路的痛并快樂著,這種痛苦值在當穹錯前往當惹雍錯的途中開始暴漲,因為——強勁逆風!
▲當穹錯
最后回望一眼當穹錯。
這些天遇到的最強逆風,導致起伏路段遇到上坡時根本騎不動,只能推車,而這一路又有很多讓人光是視覺上就非常煎熬的大長坡,等騎完最后一個大坡,見到當惹雍錯時,累得都沒什么心情欣賞美景。
▲當惹雍錯
終于見到當惹雍錯。
懷著激動的心情狂飆到湖邊,那片藍色如此靜謐深邃,看上去比天空更遙不可及,仿佛是通往另外一個世界的次元傳送門。當惹雍錯不僅湖面遼闊,而且最深處超過210米,是目前已知的西藏最深湖泊,也是 中國 僅次于長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湖泊。水深意味著湖盆陡峭,水面以上的部分也延續(xù)了這樣的地勢。
如果說當穹錯沿岸以及前往當惹雍錯路途中的起伏路的上下幅值就已經很夸張的話,那么當惹雍錯西岸S205省道已經不能用起伏路來描述了,完全是翻山好嗎!從湖岸到山腰,再回湖岸,再上山腰,如此反復,有些翻山拔高超過200米,40km的湖岸公路累積海拔爬升保守估計1500米!
▲當惹雍錯
騎到當惹雍錯時往西邊拐,開始第一次爬坡到山腰,跟昨天一樣,遇到一個施工隊的工棚,進去討要熱水泡面,還買了香飄飄奶茶補充熱量,這邊的工人都來自山東,對我們非常熱情。
有個文布南村的藏族小伙子跟我們聊天,我以為他也是在工地上干活,一天200那種,另一個工友說:“他是跑大車的,一天三四千,有錢得很!”
藏族小伙子被說得不好意思,他還騎了一下鐵人的自行車,然后發(fā)現(xiàn)鐵人自行車前輪外胎有一道割痕,是個不小的隱患。
▲當惹雍錯
在工地吃下午飯時候正好避開了一陣急促的過云雨,4點半出發(fā)時剛好雨過天晴,而且不再逆風了,這是今天唯一的好消息吧。
剛出來就要過一道小溪,懶得脫鞋直接騎車沖過去,但還是弄濕了鞋,不過這都不是事兒,接下來的40km,無論湛藍的當惹雍錯以及周圍的達果雪山如何風光迷人,但我身體和心情最真實的感受是:累,而且焦慮甚至是憤怒。
▲當惹雍錯
焦慮是因為路況太差,讓人絕望的無盡的上下坡,以至于我們能否在天黑之前騎到嘎爾哇村都要劃個問號,趕路的心情一直占據(jù)主導,更加無心享受美景。
憤怒則是一萬次問自己為啥要用騎行這種自虐的方式來完成旅途,真的太累了,以后再也不想騎了,今天一直有放棄的念頭,也有質疑騎行這種旅行方式本身的念頭,甚至會想著這真是毫無意義地找罪受。
▲當惹雍錯
這樣的辛苦,真的很難讓人擺正心態(tài)享受旅程,那也只能咬牙堅持。
下午7點多,還有16km左右的路,但眼前之字形的翻山路讓我們非常郁悶,只好邊聊天邊推車慢慢磨完,聊著上次北線騎行也有走夜路推坡到中倉鄉(xiāng)的經歷,聊著我們今天累積爬坡了多少米,估計快趕上一個折多山了......
遇到極美風景的時候,還是愿意擠出時間來用無人機航拍——從上帝視角來看,騎行當惹雍錯是如此之唯美!
▲當惹雍錯
▲當惹雍錯
然而翻完這座小山,下坡沒多久,繼續(xù)翻山,我心里罵了一萬遍f開頭的單詞,能不能沿著湖岸平面好好修路,為啥一定要把路修成一直沿著山坡起落數(shù)百米?!
▲當惹雍錯
▲當惹雍錯
一直騎到8點40天黑才到嘎爾哇村,而且從S偏離205省道前往這個村子時我們還走錯路,明明就在不到2km的地方,因為天色太暗卻找不到,最后村子里的太陽能路燈亮起才指引著我們到達。
然而一開始卻發(fā)現(xiàn)沒有一戶人家亮著燈,還以為是已經完全荒廢的村子,停車找了一圈,鐵人發(fā)現(xiàn)了一戶人家有個大爺坐在院子里,他聽不懂漢語,用肢體語言溝通之后,得到允許借宿一晚,想到三年前在色林錯湖畔露營荒野的夜晚。
外邊電閃雷鳴,騎了一天又餓又累,有一戶人家,一盞燈光,一個點燃的爐子,真是太幸福了。
老大爺腿腳不便,得知我們想要買東西的意圖之后,帶我們去村里另一家住著母女兩的房子,居然買到了拉薩啤酒,姑娘特別熱心,長得也好看,我就厚臉皮去跟人家拍合影,就當是苦中作樂吧。
晚上就在大爺家里借住,大爺大媽都不怎么會漢語,但生性淳樸,偶爾跟我們聊聊天,一直都會笑,他們有一兒一女,都在尼瑪縣城工作生活,平常也不怎么回來。
老人的生活非常樸實了,晚餐也就是糌粑加風干羊肉,可能在城市里的人都沒法想象這些偏遠地區(qū)牧民的與世隔絕的生存狀態(tài)。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蝦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