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從U23到世巡賽:職業(yè)車手是如何養(yǎng)成的(一)
“疲勞的20分鐘”
環(huán)博斯的那個山頂終點給了我們非常關鍵的參考。它提供了我最愛的一項指標,“疲勞的20分鐘”,也就是在做功2500kJ后的20分鐘平均功率(全力輸出)。
這個指標離精確描述比賽表現(xiàn)還差了不少東西,其中忽略了2500kJ是以怎樣的狀態(tài)消耗的(比賽強度還是休閑騎?平穩(wěn)輸出還是波動很大?)。于是,我增加了一個條件,就是其中要有至少三十分鐘是在閾值以上度過。
當然你還能摳得更細,但那樣也增加了處理數(shù)據(jù)和長期跟蹤的難度。所以我允許這樣的不完美。你要承認數(shù)據(jù)是不完美的,也知道訓練刷出好數(shù)據(jù)不代表比賽一定也能跑出同樣的表現(xiàn)。
威爾在2016年的“疲勞的20分鐘”的最佳成績是323W(約5.5W/kg)。注意到,這20分鐘的前五分鐘平均是360W(約6W/kg)。比賽中,爬坡剛開始那會兒是很快的。如果你在開始收著點,可以讓最終的20分鐘平均更高。但這沒有用,因為比賽不是這樣的。一開始不使勁跟上,你會被那些掉隊的車手、甚至是各種車輛干擾。
我們訓練是為了提高比賽成績,而不是為了刷數(shù)據(jù)。理想狀態(tài)下兩者并不沖突,但我們也可能會有好幾年都沒辦法更新“疲勞的20分鐘”的紀錄,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比賽。我們寧愿跟上那些關鍵的篩選再掉隊,也比在比賽進入決戰(zhàn)前就早早掉隊來得強,盡管后者的最終排名更好。
這個表格非常簡單。簡單是好事,簡單意味著容易長期跟蹤。找到重點,進行長期跟蹤。一項指標可能會在某個時期有用,那我們就利用它。沒用,我們就忽略它。
巴爾塔:2016年,我自己感覺比上一年進步了,但從成績看卻是最差的一個賽季。有進過前十,但總的來說十分平凡。部分原因是,我經(jīng)常擔任副將的角色。這并不是車隊強加的任務,更多是我自愿的選擇。隊里有很多厲害的車手,我覺得我應該多支持他們。
我享受做副將的過程,但我也意識到,想得到世巡賽車隊的青睞,必須要有突出的成績!肮μ澮缓垺笔且环N很好的鞭策,會讓你感覺,再加把勁的話就有機會成功了。
威爾遜:我們每個賽季結束都會做總結,2016年也不例外。我們發(fā)現(xiàn)威爾的體重有點偏低,導致他長期來說更疲勞,阻礙了一些自然的進步。
威爾能意識到問題是很好的一件事。所以,2017年的目標是對體重進行更嚴謹?shù)墓芾怼1绕鸨3州^低的體重,我們更在意他有沒有吃夠休息夠。當恢復和功率遇到瓶頸時,我們要及時應對。
下篇:《從U23到世巡賽:職業(yè)車手是如何養(yǎng)成的(二)》
責任編輯:knighto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