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爭議:滑步車VS輔助輪,哪個更好?
在舊金山這座城市里,充斥著民主黨與共和黨兩個派系之間的驢象之爭,也上演著另一場偉大的辯論。這場辯論的雙方分別是——帶輔助輪的童車和兒童滑步車(平衡車)。希望這樣的討論,也能讓國內的家長開始一些思考。
如果你很久沒有見過這些東西;那么我告訴你,滑步車相當于去掉了踏板和輔助輪的童車。小朋友們可以坐在坐墊上,像跑步一樣向后蹬地來讓自己前進。有些家長非常信賴滑步車這個新興事物,而有些家長則認為這完全不靠譜。因此,童車和滑步車的較量在許多家庭中逐步升溫。
▲帶輔助輪的兒童車(圖源:捷安特)
支持輔助輪:我們這代人都是這樣學會騎車的
帶有輔助輪的童車擁有大批擁躉。
南希已經是一位母親,她的觀點有一定代表性:“(滑步車和輔助輪之間的)辯論確實很激烈,而我支持輔助輪。我們這代人都是這樣學會騎車的,盡管會摔幾個跟頭,但最終都能夠學會!
俄亥俄大學的杰弗里博士則表示:“沒有研究表明滑步車就比輔助輪效率更高,我只注意到前者比后者更耗能量。我是靠數據說話的人,所以我持懷疑態(tài)度! 杰弗里博士教他的孩子們如何騎帶有輔助輪的童車,“每個孩子肯定都會過度依賴輔助輪,所以我和妻子決定制定規(guī)則,讓孩子騎完一整條街而不讓輔助輪沾到地面。”
還有不少市民也在嘗試讓孩子騎兒童三輪車,比如布雷特先生。他說自家兩歲半的閨女只用了一會時間就學會了騎車,甚至都不用爸媽幫忙!這個兩歲半的小姑娘也能自發(fā)地學著爸爸騎車上班通勤的過程,有模有樣地給自己戴上頭盔。(譯注:不得不說,國外騎行者對于頭盔的普及程度比國內高很多。在國內的大街上,除了專業(yè)騎行者,你很難看到有騎車上班的人會佩戴頭盔。)
▲現(xiàn)在也出現(xiàn)了柒小佰這種可以變身的“小三輪”
支持滑步車:可以帶給小寶貝自信心和舒適感
母親南希支持輔助輪,她的丈夫則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學會騎車需要兩個要素:掌握平衡和克服恐懼。使用滑步車可以把雙腳放在地面上,這恰好能給騎乘的小寶貝們自信心和舒適感。
有些滑步車品牌就把消除恐懼感當做主要的賣點。例如某品牌的滑步車產品主要面向2-5周歲的兒童,旨在培養(yǎng)他們的平衡能力、轉向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自主能力。品牌方表示,如果在滑步車上已經能夠掌握平衡,那么向兩輪腳踏車的過渡也會非常平穩(wěn)而快速。
此外,也有許多家長對于童年使用輔助輪的記憶不是很美好。家住舊金山的一名軟件工程師史蒂夫表示:“當我騎帶有輔助輪的童車,只要過彎速度稍稍快了那么一點,就會咣的一聲摔在地上。太嚇人了!
▲國內可供選購的滑步車產品越來越豐富
某滑步車品牌的負責人認為,滑步車可以使孩子跳過使用輔助輪的階段,從12寸的滑步車直接換上16寸的腳踏車,就算不裝輔助輪也能立即掌握平衡,他們只需要學會踩踏的要領,比掌握平衡簡單多了。
還有不少家長也是這么認為的。舊金山的伊麗莎白女士,大兒子也是從三輪車開始學騎車,然后是輔助輪童車,到七歲依然不能擺脫輔助輪。而三歲的小兒子從滑步車開始入門,很快就展示出了更佳的平衡能力。(譯注:記得自己小時候也是從輔助輪開始學騎車,之后拆掉了一邊留下另一邊,用了快半年的時間才適應完全沒有輔助輪的腳踏車,而這臺車也一直存放在家里。)
總而言之,每個孩子的表現(xiàn)都不一樣,但最終都學會了熟練而愉快地騎行。
其實不管你選擇哪一種童車,只要是讓孩子跨上車座,就已經是對他們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了!昂翢o疑問的是,騎行對孩子的視力、運動能力和反應力都有好處,”杰弗里博士表示,“從保健的立場來看,騎車總比玩電子游戲要強得多。除此之外,這也能激發(fā)孩子在田徑、足球等等其他體育項目上的天分。”事實上,無論用滑步車入門還是用其他童車入門,只要不宅在家里就行,這是所有人都同意的觀點。
責任編輯:BAMBOO
業(yè)余公路車愛好者,前大學自行車隊隊員。喜歡閱讀與寫作,喜歡路上的風景,也喜歡自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