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產(chǎn)品快訊 產(chǎn)品評測 整車資訊 公路車
這車一頂仨? 全新TREK第八代MADONE SLR9 AXS評測
雖然車架和前叉都輕了不少,但整車整備重量還是來到了7.3kg,主要還是因為原配真空胎,以及RSL輪組的塑料真空胎墊比較重;還有就是標配了36T飛輪和后160mm碟片。不過整車騎行時給人的體感非常輕快,沒上稱之前小編還以為它是6.8kg左右的車。
從第八代MADONE的架型改變就可以看出,這代車追求的是均衡的騎行感受。實際騎起來,給人感覺就是一款水桶車型,輕快好騎,感覺不到明顯短板。雞蛋里挑骨頭的話,就是搖車或沖刺時的感覺不太直接。搖車時有輕微蹭碟現(xiàn)象,畢竟前叉才350克,在這個重量下也不能要求更多了。
雖說S碼的拖曳距來到了62,車頭的操控感不如小編的52碼第七代來得直接犀利,但搖車的感覺非常好,車頭非常輕,車身可以很好地根據(jù)搖車節(jié)奏擺動,算是小編近年騎過搖車節(jié)奏最好的車之一,非常適合喜歡搖車攻陡坡的車友。但其實還是可以維持一定速度的緩坡上,可以更好地發(fā)揮第八代MADONE的實力。
第八代的架型雖然看上去似乎不太氣動,以及操控組件設定依然與上一代一樣,一坐上去就感覺是個非常氣動的騎行姿勢;加上氣動水壺架的加成,實際速度并不會于上一代有很大差別。橫向對比數(shù)據(jù)的話,會發(fā)現(xiàn)廣州生物島這種均速可以維持在35km/h的純平路,會略慢上一代一丟丟;但在大學城外環(huán)這種起伏+平路的混合路況,則是第八代略勝一籌,也更省力。
這當中,倍耐力P ZERO RACE TLR真空胎功不可沒,頂級競賽級真空胎還是能提供很大滾阻優(yōu)勢,一度讓小編感覺平路感覺快是否因為輪胎太牛逼;搭配“水桶”輪組RSL 51,可同時兼顧平路和爬緩坡。
同時P ZERO RACE TLR還能提供強大的抓地力,搭配非常擅長剎車的RED AXS套件,過彎時給人的信心非常強。
接下來就要聊聊重頭戲了,就是ISOFLOW座管的垂直回歸性提高了80%,帶來更好的舒適性這件事?此坪芸鋸,但作為第七代車主,小編只能說這真不假。對于80多KG體重的小編來說,該配置下得第八代MADONE,舒適性都已經(jīng)快趕上耐力車了,在坑坑洼洼和充滿減速帶的大學城外環(huán)如履平地。在過那種致命的三連減速帶,40多的速度仍能輕松維持踩踏。一起騎的朋友表示,光看小編騎就能知道這輛車的舒適性很好了,就是這么夸張。
不過ISOFLOW這種調校的弊端就是對于體重大的人來說,會感覺偏軟了一些,踩踏時的支撐會稍微欠缺,可能70kg區(qū)間會恰到好處。
最后再聊聊新的氣動水壺套裝吧,水壺架與水壺的結合是非常牢靠的,不用擔心顛掉。但是水壺內(nèi)水量下降到一半一下以后,在顛簸路面會稍微有些異響。
這種固定位置插入式的水壺,使用起來肯定比標準水壺麻煩,要找對角度才能順利滑入水壺架,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熟練使用。如果無法熟練使用的話,不好意思,車架為你節(jié)省了77秒,但水壺為你浪費了88秒。
由于水壺不是平底設計,無法直立在平面上,所以習慣在桌面裝水或者加沖劑的小伙伴,可能會覺得不太順手;小編則習慣加水時雙手操作,所以感覺問題不大。
最后例牌總結一下,相比第七代,全新第八代MADONE性能變得更加全面,就像他們的友商&老鄉(xiāng)一樣,“One Bike To Rule Them All”,消費者購買時也無需再糾結。雖然大家的關注點和官方的廣宣都集中在Madone和Emonda上,但小編覺得,第八代Madone還加入了堪比Domane的舒適性,還真是一定仨!
頂級整車價格也是一如既往地貴,不是小編這種工薪階層能消費的東西,只能希望未來能有車架組零售,自己組裝一輛。
對于小編來說,雖然我更喜歡第七代的架型,但無可否認,第八代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才是更快的車型;對于Emonda來說,第八代MADONE確實可以全面替代它,就讓我們忘記這個陪伴了我們10年的名字吧!
責任編輯: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