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科學地看比賽:公路車賽的正確打開方式
隨著環(huán)倫巴第和環(huán)阿布扎比賽的收官,UCI頂級公路賽已經(jīng)全部落幕了,剩下就是各大洲際巡回賽在刷屏,雖然也有Pro Team去刷勝場,但國際公路車賽已經(jīng)進入了冬歇期了。在2015年,UCI頂級公路賽事在國內(nèi)的推廣快速推進,不但中央電視臺加大了對環(huán)法和國內(nèi)職業(yè)賽事的直播和關注,網(wǎng)絡巨頭樂視體育對World Tour級別比賽全程直播更是讓車迷大呼過癮。
不過,由于自行車是一項較為機械的運動,比賽中的變化不多,很多時間直播畫面里面看到的都是車手們成群地騎行在一起。在觀賞的精彩程度上的確遠不如籃球和足球比賽,所以造就了很多在比賽最后20km、10km才打開直播畫面的車友。雖然終點前的競爭是正常比賽的精華,比賽過程會很悶,但是這樣仍然會讓你錯過很多精彩的地方。
如果節(jié)奏明快的NBA球賽是喝下去就能打出嗝的可樂,自行車可能就是一杯晶瑩的紅酒,在細品下會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下來,筆者就來盤點一下公路比賽中值得留意的點,教教車友如何科學地看比賽,掌握正確的直播打開方式:
自行車賽,帶你領略異國風情
不同于國內(nèi)重復而單調(diào)的城市繞圈賽,集中在歐洲舉行的UCI頂級公路賽通常都會在或風景秀美,或歷史悠久的路線路上舉行,100多公里,甚至200多公里的賽道里包含多元化的美景。賽事直播單位在幾個小時的直播畫面里會不時切換到賽道兩旁的風景中,這種堪比旅行大片的畫面讓觀眾跟著公路車進行視覺旅行。
要論景色,賽程超長的三大環(huán)賽優(yōu)勢明顯,特別是環(huán)意和環(huán)法。無論是地中海的明媚陽光,還是阿爾卑斯山的皚皚白雪,都是每年必看的醉人景色,西班牙較為荒涼、干枯的景色要略輸一籌。國內(nèi)職業(yè)比賽可能就只有環(huán)青海湖和環(huán)海南島能與之一比(當然業(yè)余賽里,騎闖天路318極限挑戰(zhàn)賽也是大片頻出的)。
值得玩味的路線圖
公路車比賽除了騎行這個核心外,其他元素都是千變?nèi)f化的,決定比賽屬性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賽段的地形變化。如果賽道是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中舉行,那么最終決勝基本是由大集團沖刺來承包(當然也有突圍集團奪冠的情況,只是很少);如果賽道中被塞進了幾座大山,那就是一場艱辛的山地大戰(zhàn),是爬坡手們的舞臺。
World Tour公路賽在開賽前都會先公布線路圖和海拔圖,資深的車迷就能從路線的地理位置、海拔變化、終點前彎道的多少推演出比賽的大概劇情,并了解到觀賽時應注意點什么。這是一項需要積累的技術活,所以當論壇里網(wǎng)友在說他的預測時,不要簡單認為那是在裝X,因為如果分析得有條理,那也是一個裝得滿分的好X。
不容忽視的突圍集團
兔子是一場比賽必不可少的因素,首先是為了讓比賽看起來激烈一點,而且也帶有一定的戰(zhàn)術意義。在平路賽段,有效的突圍往往只會發(fā)生在比賽初期,而且?guī)в幸稽c明知沒法取勝也要堅持的“炮灰”色彩。不過他們也并非絕對無法取勝,只不過這種情況只發(fā)生大集團不團結,沒有強隊主動領騎的情況下。
這種兔子集團人數(shù)不多,并且有不少外卡車隊參與其中,為的是提高車隊贊助商的曝光量,刷一下存在感。如果強隊也派出車手參與突圍,那么主要是為了讓剩余的隊友無需在大集團中帶風(公路賽的潛規(guī)則),所以從突圍集團的人員構成也能猜出大集團的勾心斗角(比賽也如戲)。
在山地賽段或丘陵賽段的兔子們可就幸福多了,因為賽段難度上升和大集團中GC手考慮的因素更多,他們可能會放任兔子們一突到底。因為奪冠幾率較大,所以山地賽段的突圍集團可就豪華多了,人數(shù)可能高達二、三十人,并且有不少名將在此。如果看到黑指導(海耶達爾)、馬伊卡、德馬基等爬坡高手身居其中,那么連GC手們也要顫抖了。
除了爭冠外,高山賽段兔子們的戰(zhàn)術意義也很大。除了避免領騎,最讓車迷激動的就是副將先突圍,然后接應后突圍的主將的空中加油戰(zhàn)術,這往往是GC手獲取大量時間優(yōu)勢的妙招,今年環(huán)法20賽段移動之星就做了一回教科書般的演示。
最后還有一種突圍叫做“搶積分”,也就是車手為了爭奪爬坡王或沖刺王,突圍刷爬坡或沖刺積分,其實圓點衫競爭者們的突圍欲望更強,如這兩年環(huán)法里的J-Rod。
新科世界冠軍彼得·薩甘達成環(huán)法綠衫四年霸的關鍵也是在于突圍。因為擁有出色的爬坡能力,薩甘往往會在山地賽段參與突圍,搶奪群山間隙的沖刺點。所以無論基特爾或大猩猩贏得多少個賽段冠軍,綠衫積分上也被斯洛伐克人遠遠拋離。擅長此道的前輩還有“雷神”胡舒福德和埃里·坎貝爾,他們也憑借頻繁的突圍將卡文迪什和奇波里尼的沖刺王搶走。
比賽中的摔車和機械故障
比賽過程中,無論是摔車還是機械故障都是不幸的,也是對局勢造成嚴重影響的,特別是大規(guī)模的摔車,可能會波及關鍵車手。如果時態(tài)嚴重,組委會可能會中立比賽,如今年環(huán)法第3賽段,就因為摔傷車手眾多,且牽連到黃衫擁有者坎塞拉拉,所以被ASO中立。大集團由組委會的裁判車和摩托車引領前行。
在另一方面,如果重要車手因為摔車或機械事故被阻,可能會導致比賽,甚至GC形勢的大轉(zhuǎn)變。
筆名hzh,資深自行車業(yè)界評論員,擁有多年玩車經(jīng)驗,熱衷于折疊車和公路車組裝和騎行。曾在美騎任職多年,跑遍了全國的多個展會,并走訪了各大廠商,深入了解自行車行業(yè)風雨,并結合深厚的財經(jīng)知識,文章視野寬廣,目標是寫別人想不到的,講別人不敢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