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三十而立的覺悟:我和單車的故事
齊天下游學館的王衛(wèi)年近三十,到了而立之年,熱氣自行車的他談起了自己與單車的故事,讓我們一同來聆聽一下。
在我小的時候,應該說是在娘胎里的時候,媽媽因為總想念外婆外公們,總是騎著爸爸送給她的鳳凰自行車回娘家;后來媽媽騎行不方便了,爸爸就載著媽媽;啬锛,這或許就是現(xiàn)代意義所說的胎教吧。
到我三四歲左右,或許村里的一切已經滿足不了我的視野,正好趕上秋收稻谷,爸爸載著媽媽幫助外婆外公家收稻谷,嫌我礙事把我扔給爺爺和奶奶。
按村里的長者說,我小時候特別得野,確實是這樣,我憑著媽媽來返數(shù)不盡載我去外婆家的記憶,我“突出爺爺奶奶的重圍”,走路去外婆家,隔著五六條村,走了四五公里,現(xiàn)在在我腦海中還存在著兩個記憶,一是當時看到一條很古老的石橋,同時前方兩邊種著很多的荔枝樹,當時開心得很,就快到了。當然這一鬧,可把爺爺奶奶們給擔心壞了,當然也少不了爸爸的“軍皮帶“之痛;當然也有親戚說我好有膽量。
之后,到了六七歲,媽媽教會我騎單車,由于車太大,所以我只會在“三角架”里面騎,這種騎法現(xiàn)在回想起來好有意思,但用著它我好歹在村的周圍馳騁著;再長大些,我就可以和伙伴們騎到山里找樹葉枯木等回家當柴火,這算是我“遠行的第一步”?
大學零元騎中國
后來讀小學,初中,高中我都是騎著單車上學,那些年,我和單車的情緣在延續(xù)著。
2004年,我來廣州上大學,單車把我們的情緣延續(xù)到了全國,我不是故意的,這完全是一個意外。
高考考得不好,最終我只考到很普通的三B大專學院,而且還是被補錄進去的,我應該是謝天謝地?你可以想象,我當時是如此地狼狽不堪和懷恨、討厭自己!來廣州之前還對暗戀多年的女孩表白,只是人家覺得我們還是以“兄妹”會好些,經歷這兩件事的雙重打擊,當時的心境真是無地自容!帶著這樣的心情來到廣州迎接“全新的生活”,在高三的時候就有想著大學去行萬里路,這一點我倒是比較有自豪感,隨著“高考與愛戀”事件的發(fā)生,反而讓我更堅定要走出去,原本只想簡單從廣州騎車到北京再騎回來就算了,后來買了中國地圖冊,一看,我很清楚知道我讀大學的意義在哪了;我的媽呀,我長這么大,從來沒有那么興奮過,豁然開朗過,自信過。
只是一開始當我把這一想法告訴周圍的同學、老師時,他們都說我瘋了,不可能;當我告訴我爸媽的時候,他們把我破罵了一頓,說這么有力氣,放假了就回家里幫忙干活!
當真理掌握在你手上,他人又不相信的時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先行動!
沒有專業(yè)單車,我就買了一部百元左右的二手單車;
沒有騎行經驗,我就先在廣州周邊騎行,接著江門,肇慶,潮汕,韶關;
沒有騎行旅費,我就校內勤工助學,校外周六日外出做兼職;寫商業(yè)計劃書拉贊助;
沒有同伴騎行,我就抱著“成事者要甘于寂寞”的心態(tài)在路上;
最終,我用了兩個暑假,一個寒假,沒有跟爸媽要旅費的情況下,實現(xiàn)我“零元騎中國”的夢想;當然這過程要感謝學校的同學和老師后來的資助以及路途熱心人士的幫助!很多人總是說,外面很危險;其實,走出去了,才知道,在路上好人很多!
在騎行中國過程中,間接關注到貧困山區(qū)的孩子相關問題;同時我沿途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幫助,并且也間接接觸到志愿者這個群體,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是我現(xiàn)在公益創(chuàng)業(yè)的啟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