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心率爆了”有多危險你知道嗎?
盡管功率計已經(jīng)成為量化運動強度的工具,但心率帶仍然是接收身體對運動強度的反饋,以及避免達到最大心率的重要工具,這是因為達到最大心率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健康風險。
傳統(tǒng)意義上,心率被用來量化騎行的強度。這種強度是有限制的,主要由最大心率決定,也就是心臟能跳動的最高頻率(次數(shù)/分鐘)。顧名思義,在正常情況下無論我們付出多大的努力,這個數(shù)字都無法被超過。
最大心率是一個隨年齡下降的因素,對于訓練有素的人來說,這種下降幅度可能較小。在運動表現(xiàn)方面,達到非常高的最大心率和達到較低水平的人之間通常沒有太大的差別。
最大心率只是標志著心臟收縮速度的極限。為了量化這個數(shù)字,通常民間使用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齡,這個公式給出我們的理論最大心率。然而,這個數(shù)據(jù)是基于久坐不動的人群制定的,因此在運動員中,個體之間的差異通常很大。唯一可以準確知道最大心率的方法是進行最大增量運動測試。
無論如何,在生活中達到最大心率通常并不常見,只有在身體不適應的情況下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時才會出現(xiàn),例如在賽季初進行典型的沖刺訓練時,此時心血管適應性仍然較差,心率會驟然上升。一旦基礎訓練期結(jié)束,我們的身體適應性提高,心臟為了滿足肌肉所需的營養(yǎng),通常需要以更慢的速度跳動。
即使在比賽中,除了在極限的上坡沖刺外,我們也不常見到最大心率。盡管如此,突破最大心率造成的危險也有先例。一個慘痛的教訓是自行車手Ondrej Cink,他在幾年前的世界杯比賽中被迫退出,因為在他的碼表上顯示心率達到了230次/分鐘。這一心率峰值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Cink因此接受了手術(shù),但效果并不理想。
正因如此,關(guān)注推向身體極限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當我們沒有適當?shù)臏蕚鋾r。對健康個體而言,心臟以最大心率跳動通常不應成為問題,但有些心臟病僅在心臟接近最大心率時才會顯現(xiàn),比如前面提到的心律失常。
因此,所有準備進行高強度活動的運動員,特別是35歲以上或者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或者自身有高血壓、高膽固醇、超重、吸煙等風險因素的人,應該在開始訓練前進行壓力測試,以檢查身體在接近極限時的反應,這一過程應在受控的實驗室條件下進行。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確保能夠在不擔心心臟問題的情況下把身體推向極限,盡管并不能保證100%安全,因為有些狀況可能在這類測試中并不會顯現(xiàn)出來。如果在山中獨自騎行時發(fā)生心臟問題,這極有可能會釀成不可挽回的大禍。
責任編輯:Ting
業(yè)余公路車愛好者,前大學自行車隊隊員。喜歡閱讀與寫作,喜歡路上的風景,也喜歡自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