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自行車迷案:曲柄長度影響騎行效率?學術論文中的短曲柄優(yōu)勢
自行車沒有什么配置是只有優(yōu)點沒有缺點的,不過短曲柄可能就是。
大部分自行車都標配了170mm-175 mm的曲柄。小碼的配170mm的曲柄,大碼的配175mm的曲柄,這種搭配上的潛規(guī)則已經很長時間了。自己單獨買的話一般也是選擇介于這兩者之間的172.5mm曲柄。這似乎告訴我們最優(yōu)的踩踏效率,最好的人體工程學,最大的功率輸出,最合適的離地距離等等所有的這些參數所對應的曲柄長度就應該介于170mm和175mm之間。不過關于最佳曲柄長度這事兒,已經發(fā)表的科研論文有不同的意見。
我們在論文搜索引擎上看到了多篇研究曲柄長度對踩踏效率影響的論文。自行車廠商幾乎一致的170mm-175mm的標配可能會讓我們感覺研究得出的最佳曲柄長度應該落在170mm-175mm之間。從直覺來說甚至會有些人覺得比175mm更長一點的曲柄可能會讓我們的踩踏功率更高,不過山地車得平衡效率和離地距離,太長了離地太近了不行所以廠商選了175mm。但是研究的結論卻并非如此。
接下來,我將簡單介紹一下相關的理論,然后總結這7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結論。
理論部分
眾所周知,更長的曲柄意味著更長的發(fā)力杠桿,也就是說在踩踏力一定的前提下扭矩更大。確實,不過這種大扭矩也是有代價的,因為實際上你的能力決定了你踩踏的線速度,這個而決定了你的踏頻。那么假如你踩踏的線速度一定,更長的曲柄劃過的圓更大,雖然扭矩更大,但是肯定會讓你踩踏的踏頻更低。畢竟功率就是力乘以速度,或者扭矩乘以角速度,而不管你用多長的曲柄,你的功率都是一定的。
▲大概就像這張圖
騎手自然而然的會在使用短曲柄的時候擁有更高的踏頻,這個已經是證據確鑿的事實。所以說降低的扭矩也意味著更快的踏頻。
但這個當然不是說曲柄長度就不重要。而是說曲柄長度與踩踏效率的關系這個問題已經不在純力學的研究范疇,并不能用簡單的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來解釋。這個問題已經進入了生物力學的研究領域。關鍵在于,人體或者說我們的大腿是更高頻的做較短距離的動作循環(huán)(短曲柄)效率更高,還是更低頻的做較長距離的動作循環(huán)(長曲柄)效率更高。更定量的來說,我們能否找到一個曲柄長度的最優(yōu)解?這個問題的研究方式主要還是靠實驗。
我找到了相關的7篇研究論文,他們所設計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測量各種數據的方式也有區(qū)別,不過他們所得出的結論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長曲柄不是最好的。
我想知道,他說的腿長是從哪到哪~
+1
22大腿長,指髖關節(jié)頂部(腰帶位置)至踝關節(jié)中心點的垂直距離。小腿脛骨長,指膝關節(jié)中心點到踝關節(jié)中心點的垂直距離。
多謝沒我回去算算~
+1
22我曾經看過兩位養(yǎng)生專家的建議。 一個說,生命在于運動,多運動,活得長; 一個說,生命在于靜養(yǎng),少活動,命長久。
主張運動的肯定是參照哺乳動物,多運動更健康長壽,主張靜養(yǎng)的肯定是參照烏龜彎把,畢竟冷血動物運動少代謝慢可以活的更久。
你看人是什么動物呢?
+1
23+1
22左右腿不一樣長,可以左右曲柄不一樣長
+1
22場地車一般用165居多
+1
22我就是短曲柄支持者。而且我覺得短曲柄和窄彎把的情況類似,廠家整車搭配的尺碼都偏大,不符合現(xiàn)在的潮流,比如我騎54碼的車,廠家整車會搭配420的彎把和172.5的曲柄,但我覺得380和165就足夠了。
不是 你覺得,是看肩寬和踩踏效率和踩踏習慣吧
+1
22澳大利亞那個伊萬1米65,用的170規(guī)格曲柄。其實賣整車的根據車架碼數已經有考量吧,小碼數不會配172.5曲柄那么白癡
不要過分迷信整車廠的專業(yè)能力,大部分整車廠,就只是會組裝而已。
+1
22我就是找不到短的方孔曲柄,老容易著地.有啥廠家做呢,難不成只能冒險搞鉆孔嗎
+1
22172.5 想換165
+1
22廣州美騎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